-
《邯郸记》里的海南烙印
-
作者:暂无 来源:海南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因为当时际遇与心理需求的相契合,琼州之行已然成为汤显祖人生中的一段重要经历,海岛的自然与人文景观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以后的戏曲创作积累了素材。 人散曲未终。那些历史的深重脚步和海岛的风俗画卷,在他以后的戏曲和诗文创作中不时留下声响和印迹。 文/海南日报记者高虹实习生肖艳艳 戏剧场景移师琼州 离开
-
汤显祖《邯郸记》的思想与风格
-
作者:侯外庐 来源:人民日报 年份:196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汤显祖《邯郸记》的思想与风格
侯外庐
(一)
十六世纪杰出作家汤显祖的不朽剧作“四梦”:《还魂记》《紫钗记》《邯郸记》《南柯记》(所谓“二梦”应订正为指后二者),有一种共同的精神,即他自己说的
-
梦在牡丹亭
-
作者:暂无 来源:人民日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梦在牡丹亭 四平
清澈的章江流水,从南岭逶迤而下,穿过江西南部大余县的山岭和田野,悠然地流向赣江。
章江流水一如往昔,南安(大余)东山大码头却没有了曾经的繁华与热闹,没有了源源不断的南北
-
汤显祖的梦
-
作者:暂无 来源:松江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一部《牡丹亭》,曾让多少人为之倾倒!《红楼梦》第二十三回,林黛玉走过梨香院,听墙内歌声婉转:“只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不觉心动神摇,如醉如痴,站立不住,流下泪来。江西娄江俞二娘,嗜读《牡丹亭》,蝇头小字注其侧,幽思苦韵感其词,结果惋愤而终。杭州女伶商小玲演《寻梦》,唱至“待打并香魂一片,阴雨梅天
-
中国梦也应是世界梦
-
作者:暂无 来源:甘肃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中国梦也应是世界梦
-
世上人梦回时心自忖:――《邯郸记》评介
-
作者:暂无 来源:抚州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邹自振
汤显祖《邯郸梦记题词》自称本剧“大率推广焦湖祝枕事为之”。“焦湖祝枕事”原出于南朝宋刘义庆《幽明录》,题为《杨林》,写单父县一商贾杨林,到焦湖庙祈福,庙祝授以柏枕,他在枕中梦见
-
邯郸现战国大墓 墓主人应是贵族
-
作者:暂无 来源:渤海早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邯郸现战国大墓 墓主人应是贵族
-
河北邯郸一次任命89名“局座”个别局有11名副局长网友戏称
-
作者:暂无 来源:安徽市场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河北邯郸一次任命89名“局座”个别局有11名副局长网友戏称
-
“临川文化是我心灵的梦”
-
作者:卢彬 来源:抚州日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临川文化 闽江学院 汤显祖 福建省 学术论文 副教授 学术研究 国际学术研讨会 抚州师专 古代文学
-
描述:在这次汤显祖学术研讨会上,邹自振既是参会代表,又是大会联络员,忙得不亦乐乎。对此,邹自振不无调侃地说:“谁叫我是半个抚州人呢!”原来,邹自振是福建省福州市人,“文革”期间,高中毕业的他下放到抚州,1977年考入原抚州师专,毕业后留校任教,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系副主任,在抚州工作、生活了30多年。
-
“《牡丹亭》让我这辈子梦圆了”
-
作者:暂无 来源:扬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能演牡丹亭,是每一个花旦演员的梦。我演了这么多年,这辈子梦圆了。”趁后台的化妆间隙,著名昆曲表演艺术家梁谷音无比感慨地说,从艺几十年,她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昆曲人物,然而《牡丹亭》在她心中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