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99)
报纸(87)
学位论文(4)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64)
地方文献 (10)
宗教集要 (6)
才乡教育 (4)
红色文化 (3)
地方风物 (2)
文化溯源 (1)
按年份分组
2014(45)
2013(13)
2012(14)
2011(26)
2010(17)
2009(11)
2008(10)
2007(11)
2000(7)
1997(1)
按来源分组
华中建筑(2)
中国文化报(1)
中华散文(1)
金卡工程(1)
中国计算机用户(1)
中关村(1)
晚报文萃(1)
中国西部科技(1)
青春岁月(1)
信息教研周刊(1)
《牡丹亭》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文化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筱卉 那一年,在姑苏城楼上领略了一场苏州评弹。穿着浅粉色旗袍的年轻秀美女子,素着一张没有脂粉的嫩脸庞,宠辱不惊地拨弄手中琵琶,婉转吟唱,美得让我多年不忘。偶尔得闲,便在网上翻找苏州评弹类的视频,却再也没见到能超越该女子的评弹表演,即使是某电视台制作的国内最具权威的综艺晚会,也因其背景的华丽与表演者掩
抚州一中素质教育硕果
作者:暂无 来源:抚州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讯 抚州一中今年高考传出喜讯:一本、二本上线人数和上线率均创历史新高,一本上线率为28.80%、二本上线率62.68%。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抚州一中5年制实验班办学再创佳绩,600分以上人数达31人,其中王琪同学以675分的优异成绩位居全省理科第30名,多名应届生荣录清华和北大。市委、市政府为此发
临川一中素质教育硕果
作者:暂无 来源:江西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抚州讯 记者陈青峰报道:临川一中推行“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以能力为核心,以素质教育为目标”的教学模式,喜丰硕果实。近几年来,该校学生高考升学率、考取清华和北大等重点大学
王相来:百亩木瓜“金果”
作者:暂无 来源:农村大众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站在蒙阴县桃墟石家水营村放眼四望,村边路旁、山坡地,到处都是硕果累累的木瓜树。退休职工王相来种植的100多亩无公害木瓜正在茁壮成长,他还成立了自己的“蒙山木瓜协会”。经过包装都卖到了城市的超市里,果形差一点的加工成药材卖,市场前景很好。木瓜树作为一种优良的观赏树种,远销到上海等地。近几年,王相来光
我和《牡丹亭》命里注定三生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青年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从小爱戏,常常为着心中一段痴迷生出许多遗憾。譬如毕竟不能日日里管弦笙歌,每每戏散曲终时,怅惘就开始缭绕在心,排遣不去。不记得在多大年纪,偶尔见到几幅昆曲人物画,形散意在,寥寥几笔疏淡线条:杜丽娘梦断时分那一霎迷离娇嗔;小尼姑寂寞青灯下心不在焉的冥思情态;林冲一身夜行装束的悲怆无奈;李香君飞扬着水袖向
王安石舒州
作者:暂无 来源:白城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900多年前,一位千古风云人物在古舒州(今安徽潜山)这片土地上默默砥砺,他就是王安石。寻访王安石在任之年留下的佳话、史料和遗迹,令人萌生见贤思齐之心。亲民情怀 皇祐三年(公元1051年),王安石调任舒州通判。新官到任,同僚为他接风,他感慨系之,作《到郡与同官饮》诗。一边是同官款待他的“荒野歌舞犹醉
王安石的舒州
作者:暂无 来源:安庆晚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900多年前,才情横溢的王安石被派往舒州(今安徽潜山)作通判,那一年他年仅31岁。为寻访王安石在任之年留下的佳话、史料和遗迹,记者于近日到潜山县进行采访。 潜山县博物馆馆长李丁生向记者介绍说,皇祐三年(公元1051年),仁宗皇帝主政,王安石调任舒州通判。到任不久即逢大旱,百姓无法耕种,眼看将
王益百名党员干部下乡穷亲
作者:喜顺 王晶  来源:陕西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本报讯 (记者 喜顺 通讯员 王晶)只有感同身受、设身处地,才能把群众的小事当成大事情。2月份铜川市王益区开展为期一个月的党员干部下基层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项目)集中走访活动,让党员干部在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为民服务第一线转作风、干实事、求实效。 2月27日,记者在王家河办事处圪堵村佘继
加强云南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 扎实推动中国特色网络文化建设
作者:谭晶纯 李辉  来源:云南日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加强云南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 扎实推动中国特色网络文化建设
陈郁:烟台网络独行侠
作者:暂无 来源:今晨6点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经过9年的熏染、游弋和洗刷,“陈郁”已经在国内摇滚界小有名气,他不仅定期为《通俗歌曲-摇滚》、《我爱摇滚乐》和《口袋音乐》等专业杂志供稿,还在业余时间做起了乐队的经纪人。9年前的一个偶然,从他第一次踏进网吧,便知道终于找到了“归宿点”…… 记者 解晓燕 “我写过的那些东西,如果被人碰巧看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