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山沟沟里的幸福生活———金溪新农村建设试点何源孔坊村掠影
作者:暂无 来源:临川晚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近日,笔者来到位于金溪县东北部的何源孔坊村。该村距离县城34公里,位于大山深处。对于山村,人们很自然就会联想到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村民生活贫困不堪等景象。然而,孔坊村却并非如此。来到该村的田间地头
南方最大含钒石墨矿挂牌上市该矿位于金溪县何源,已探明储量
作者:暂无 来源:临川晚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近日,全国第二、南方最大含钒石墨矿———峡山石墨矿正式挂牌上市。该矿位于金溪县何源,已探明储量达2700万吨,是我国南方至今为止发现的最大含钒石墨矿,居全国第二。 为了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
近日,石柱南宾黄鹤村星坪组,一村民在采摘柿子。
作者:暂无 来源:重庆日报农村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近日,石柱南宾黄鹤村星坪组,一村民在采摘柿子。近年来,该镇根据实际,积极引导村民转变思路,大力发展经果林。经过多年努力,不仅让3000多亩石旮旯地变绿,长出了水果、干果等“金元宝”,还
变身﹃有机﹄的黑木耳——蛟河市黄松甸特产业再升级记事
作者:纪英俊 张力军  来源:吉林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2月下旬的一天,记者在蛟河市黄松甸花园村老党员迟金家,见到了正在一边看着大伙做木耳袋,一边听这位“灵芝老人”谈提高黑木耳质量想法的村支书孙旭。 “我们的木耳应该从量变到质变了。”孙旭说
吉林省蛟河市黄松甸是“中国黑木耳之乡”,黑木耳获“中华人
作者:暂无 来源:城市晚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木耳种植示范园 城市晚报吉林市讯 100多年前,吉林省蛟河市黄松甸的人们开始种植黑木耳。仰仗着地理优势和专家指导,如今,黄松甸的黑木耳已经变成了“金木耳”,种木耳有标准化示范区,销木耳
食用菌何以成为大产业——黄松甸是这样把食用菌产业做大做强的
作者:郭小宇  来源:吉林农村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食用菌何以成为大产业——黄松甸是这样把食用菌产业做大做强的
黄松甸采取园区+市场+展洽会的模式,壮大食用菌产业 人
作者:暂无 来源:江城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讯(记者 常学文 通讯员 张清东) 今年,蛟河市黄松甸加快建设国家级万亩黑木耳标准化种植示范区——伟光村黑木耳示范园区,进一步完善黄松甸食用菌大市场功能,成功举办第二届吉林蛟河黄松甸食用菌
打造全国食用菌强 ——访蛟河市黄松甸镇党委书记、镇长
作者:暂无 来源:江城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记者 常学文 “建设万亩国家级黑木耳标准化种植示范区,提高食用菌产品品质和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完善食用菌大市场建设和实施品牌战略,提高食用菌产品市场化程度和市场竞争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培育食用菌深加工龙头企业,延长产业链条和提高产品附加值。通过这一系列综合配套措施,走出一条‘特色种植,精深加工,
酸甜苦辣都是歌——记七道泉子计生办主任姜洪颖
作者:暂无 来源:朝阳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奉献在了计划生育工作中”。朝阳市龙城区七道泉子计生主任姜洪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1991
他刚考取大学,却患上白血病,爱心接力在中垌展开干群伸援手
作者:暂无 来源:茂名晚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张李浩及其母亲接受记者采访。本报记者张富摄 本报记者祖光报道 大学的校门向他打开的时候,病魔也缠上了他。张李浩,一个才20岁、本应踏进高校大门的大学生,不幸被确诊患上了急性白血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