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516)
报纸(411)
会议论文(40)
学位论文(14)
图书(6)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727)
地方风物 (215)
地方文献 (22)
宗教集要 (7)
非遗保护 (6)
才乡教育 (5)
红色文化 (3)
文化溯源 (2)
按年份分组
2014(250)
2013(88)
2012(82)
2011(103)
2004(25)
1998(8)
1983(6)
1981(4)
1965(2)
1957(4)
按来源分组
其它(59)
广西文史(3)
新安晚报(2)
江西教育(2)
现代哲学(1)
同舟共进(1)
乡镇企业导报(1)
下一代(1)
黄河建设(1)
民族画报(1)
仲春时节风光
作者:暂无 来源:石家庄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癸巳年仲春二月不知不觉便来到人们身边,春天的气息愈加浓郁了。尽管不时地还有凉意袭来,但毕竟已刮起“拂面不寒杨柳风”。“一年之计在于春”,古代将农历的正月、二月、三月都称为春,并赋予各月多种雅称,即孟春、仲春和季春,连起来则通称“三春”。唐代孟郊便有“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诗句。二月里,不像正月那
多些“文明提醒”
作者:暂无 来源:潍坊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在创建文明城市的活动中,潍城区不少社区都有老年文明劝导队在行动。这些老同志臂戴“文明劝导员”红袖章走在大街小巷,劝导人们不要随地吐痰和随地扔垃圾,指导人们排队上公交车,提醒人们不要过马路时闯红灯,等等。他们见到不文明的事就管,对好人好事及时夸,见到不良苗头及时抓,自己也带头清扫卫生、扶老助残做
勤政为民的书记
作者:暂无 来源:襄阳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襄州区伙牌镇李店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王安国任劳任怨地工作在农村第一线,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被村民公认为“勤政为民的书记”。 在工作中,他同村“两委”成员一起,坚持走田间
王安石是公公(图)
作者:暂无 来源:每日新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据说王安石对儿媳是相当关心的。某日,王公子不在,儿媳独居红楼,皓月挂空,风摇梅影,时而一两声犬吠,天地复归寂寥,夜色渐凉,荆公睡不着,便起身去儿媳红楼下,将狗赶开,体验夜色是不是太凉,要不要加被——荆公夜半带着关心来,意义本来明确——不承想月色美好,恰好她也起身,踱至窗前看明月,见了公公来,题了
当一名老师
作者:暂无 来源:今日路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记者卢炜南 浙江省教坛新秀、浙江省教改之星、台州市名教师、台州市21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培养人员、台州市教学能手、区优秀教师……年纪轻轻的他,头上却有着许多光环。 1992年8月,在蓬街中心小学,他迈出了教学生涯的第一步,一教就是7年;1999年,他“转战”路桥小学,一晃又是9年;2008年,他
司机王英
作者:殷路新  来源:铁道建设报(中铁四局)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王英是局集通复线工指五分部(一公司)的外租车司机。不到五十岁的年龄,逢人就露出亲切柔和的微笑,这份笑容里,传达的是一份发自内心的友善和热情。 结识王英是在今年5月底。项目部因为各开工点渐次铺开施工作业,急需一辆面包车接送员工上下班。项目部给天山县城一些有过业务往来的蒙族朋友发了招聘告示。王英那真诚友
俺们的村长王有年
作者:暂无 来源:临汾日报晚报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三月的平阳,春回大地,满山披绿的尧都区金殿镇峪里村沐浴在夕阳的余晖里,可在峪里村的村民心中还有一道永远抹不去的“晚霞”。3月29日这一天,峪里村的数百名群众自发来到村口,迎接他们已病故老村长的灵柩,现场的气氛显得格外庄重、肃穆,空气中弥漫着忧伤……
播音应是“博士”
作者:暂无 来源:四川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播音应是“博士”
用爱撑起一个
作者:刘巍  来源:吉林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一家四口,老母、胞弟、亲侄儿都卧病在床;不是女人,洗洗涮涮、烧火做饭、缝缝补补的日子却过了20多年;农忙种地、农闲打零工,一年365天难得歇歇;自己文化不高,字都认不全,还想方设法找医院、讨药方,给家里人治病……在常人看来,这样的日子简直没法儿过,可他却选择硬撑下去,让祖孙三代、3个病号有了坚强的依
何必“闭锁”
作者:   来源:中山大学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你可知,窗外黄鹂娇滴滴;你可晓,湖畔游人笑盈盈。莫道足不出户通天下,昨夜多少花落你未明。何必“闭锁”? ———题记 这个寒假,宅一族再次掀起了一阵狂澜,宅男升级为“闭锁”,宅女变身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