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我校闽江学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陈道炼
-
作者:李连富 来源:福州大学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搞科研的人都很忙,他也不例外,每天早出晚归,为了撰写专著,他甚至忙得无暇去照一张专著用照。连课余运动锻炼,都是为了更好地调整身心,以更充沛的精力投入第二天的工作。 2009 年2 月,他得到中科院科学出版基金的资助,在科学出版社出版了他的第三部专著;同年12 月,他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
-
陈道炼:科学世界的痴迷者 ———记2011年度国家技术发
-
作者:李连富 许晓凤 来源:福州大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在2 月14 日召开的国家科学技术 奖励大会上,陈道炼教授等完成的“高 频环节逆变技术及其应用”项目获国家 技术发明二等奖,笔者第一时间连线北 京采访了陈道炼教授。
搞科研不能急功近利
-
“家”在病房济世情怀――记“全天候”老医师陈道达
-
作者:暂无 来源:湖北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湖北日报讯 记者孔文莹 龙华 实习生高婷
76岁的退休老医生,至今仍工作在外科一线。他的门诊仍一号难求,他的病房仍需要预约,他每周仍做1至2台手术。
一间七八平方米的小屋,简单地摆放着床、书桌
-
让土地营养健康———记吉首市农业局土肥站站长陈道云
-
作者:暂无 来源:团结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本报记者符晓鸣
几年以前,“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和“巧种田不如拙施肥”这样的农谚还被吉首广大农民奉为“金科玉律”,而如今,土壤化验、配方施肥、科学施肥这些前卫的词语也经常挂在农民的嘴边。目前,吉首市广袤的农田果园全部“体检”完毕,依照市农业局土肥站工作人员开出的“处方”,变得更加“
-
搏击商海铸辉煌-——记“三力机床”董事长陈道宝
-
作者:暂无 来源:皖江晚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陈道宝是土生土长的博望人,十五年前,因为改制,陈道宝从博望供销社会计一下子成为了一名下岗工人;十五年后的今天,他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所创立的安徽省三力机床制造有限公司不断发展壮大,销售业绩年年攀升
-
从垃圾里找白银-记市废旧物资公司炼银小组组长陈道甬
-
作者:暂无 来源:宁波报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从垃圾里找白银-记市废旧物资公司炼银小组组长陈道甬
-
平凡岗位炼“真金” ——记龙岗交警大队特勤中队交通协管员陈
-
作者:暂无 来源:深圳侨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陈郁明在对仓库物品进行造册归档。
本报记者 肖永革 通讯员 蔡宛真 文/图
他只是名普通的协管员,但把工作看得重于一切;他不计较个人得失,总是加班加点工作;他工作细致,为单位
-
世博村的“大管家”——记世博锦江公寓酒店客房部主管陈乐钧
-
作者:暂无 来源:解放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记者孟群舒
世博会外国场馆的外籍参展人士大多住在世博村,一天中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世博村度过,这里是他们在上海的“家”。世博锦江公寓酒店客房部主管陈乐钧无疑是这里的“大管家
-
矿工为他点歌——记大同矿务局四老沟矿党委书记陈相山
-
作者:暂无 来源:人民日报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矿工为他点歌——记大同矿务局四老沟矿党委书记陈相山
-
刘绍华
-
作者:暂无 来源:贵阳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黔灵镇改茶村老党员。古稀之年不忘宗旨,年迈之躯服务社会。75岁高龄的他在改茶村的“三创一办”工作中,将自己2万元的养老积蓄慷慨捐赠,支持村的建设,并积极参与党员志愿者服务,参加义务大扫除、铲除野广告、背街小巷卫生保洁等活动,其朴实无华的事迹让广大村民倍受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