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文化人志在圣贤——传纪文学《何澄》
作者:寓真  来源:文艺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寻找回一个文化人 何澄其人,一生涉历诸多领域,业绩非止一端,然归根到底,他是一个文化人,是一个具有中国传统的读书人。何澄也是一个几乎被忘却了的文化人。苏华、张济两位作家经过艰辛的钩沉,蒐集大量资料,撰成《何澄》这部传记,终于使中国现代史上一个不可埋没的文化人的形象,展示于读者面前。 何
《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有感
作者:暂无 来源:周口晚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他没事的。”金妮小声说道。哈利看着她,放下手,无意中触碰到了额头上闪电形的伤疤。 “我知道。”伤疤已经十九年没有疼过了,一切太平。 对于众多哈利迷来说,这个段落你们不会陌生吧?这就是哈利波特最后一部——《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中一个令人难忘的桥段,也是这一套丛书的大结局。当然,这本书还有很多其他
创业史卷的浓墨 改革历程的写真  ———《李灏深
作者:许明达  来源:人民日报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创业史卷的浓墨 改革历程的写真——《李灏深圳工作文集》 许明达 我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二十年的光辉历程,而深圳则是这个辉煌历程中的一个耀眼亮点。翻开《李灏深圳工作文集》(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
万壑千岩锁翠烟 ——黄堂军的山水画
作者:暂无 来源:阳江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著名画家黄堂军小写意山水画展12月11日在市区新江北路国风美术馆开幕,展期为一周。近日,我市众多书画名家和爱好者纷纷前往观赏,给予较高评价。 “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齐白石语)“画有三,一绝似物象者,此欺世盗名之画;二绝不似物像者,往往托名写意,鱼目混
曾彩美:刘绍棠在保定孙犁
作者:暂无 来源:保定晚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刘绍棠的夫人曾彩美 刘绍棠,13岁起就开始发表文章。初三时,他写的那篇《一顶轿子》还上了《光明日报》,在同学间挺有影响的。 后来,河北文联的刊物《河北文艺》招聘编辑,刘绍棠就去了,那时他才刚满15岁,初三才读了一个学期,个子也还没长起来呢。 当时河北的省会在保定。在保定的《河北文
汤显祖的“七免”:――汤显祖的《诀世语七首》
作者:杨友祥  来源:抚州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汤显祖诗文集》卷十六中有一篇题为《诀世语七首》的诗。诗中,汤显祖吹响了破除丧葬陋俗的号角。简要地说,汤翁的丧葬观是摈弃繁文缛礼,节俭办丧事,具体说来就是要后辈做到“七免”。 一是免代哭。汤显祖在这首诗的小序中认为,儿女孝敬,当然会对长者逝去而痛哭流泪,这是性情中应有之事,他反对的是请人代哭的
吴炳新《消费论》:消费是生产的起点和终点
作者:暂无 来源:经济晚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吴炳新《消费论》:消费是生产的起点和终点
大师的背影——《王应麟学术评传》
作者:戴松岳  来源:鄞州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大师的背影——《王应麟学术评传》
王安石一起爬山
作者:暂无 来源:江苏科技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那年春天,五十岁的王安石终于有时间爬山了。 自幼年搬家到南京,历经两任知府,特别有事业心的王安石在成功竞聘到了宰相的岗位后,大张旗鼓地开始了大宋的事业机构改革。 改革初衷,确实赢得了很多人
司马光与王安石
作者:暂无 来源:揭阳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在我国北宋政坛、文坛上,涌现出很多杰出人物,可谓群星灿烂,司马光、王安石就是其中两颗璀璨夺目、彪炳千秋的明星。 经历相似互相尊重 司马光和王安石是同时代人,有着相同相似的经历。司马光,字君实,生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