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曲牡丹亭,一唱四百年
-
作者:姚一鹤 来源:扬子晚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停半晌整花钿,没揣菱花偷人半面,迤逗的彩云偏。”
——《牡丹亭—游园惊梦》经典选段,让很多人熟知昆曲。
南京市宁海中学 高一(14)班 詹欣媛 绘
-
《牡丹亭》,我人生关键的一出戏
-
作者:暂无 来源:武汉晚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青春版《牡丹亭》中的柳梦梅,一转身、一抬头流露出书生气度;新版《玉簪记》中的潘必正,一低眉、一拱手之间展现出开朗主动,因为《牡丹亭》而成为明星的俞玖林如今在舞台上已是游刃有余。
《玉簪记》是俞玖林
-
遂昌:满城尽唱《牡丹亭》
-
作者:暂无 来源:生活周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4月12日,一曲“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的昆曲拉开了2014中国遂昌汤显祖文化节的帷幕。这些演出者中,有耄耋老者,也有弱冠少年;既有市民,也有
-
周六晚《牡丹亭》与你有约
-
作者:暂无 来源:今日永嘉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通过杜丽娘和柳梦梅生死离合的爱情故事,洋溢着追求个人幸福、呼唤个性解放、反对封建制度的浪漫主义理想。此
-
关于《牡丹亭》的24道选择题
-
作者:暂无 来源:青年时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1.但是相思莫相负: A.转折词,可是; B.只要是
2.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A.枯井墙残; B.颓废的墙
3.良辰美景奈何天: A.无可奈何之叹; B.人名
4.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 A.刺绣屏风上的人; B.幽居深闺的人
5.这是荼蘼架: A.一种春末夏初开放的花; B.旺盛
6.闲凝眄
-
白先勇:把《牡丹亭》送到美国
-
作者:李冰 来源:北京娱乐信报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牡丹亭》 白先勇 昆曲 爱情神话 保护的位置 《台北人》 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国古典小说 演员挑选 《游园惊梦》
-
描述:《牡丹亭》一套票卖到1500元$$ 白先勇:上次我到新浪网有一个许诺,说下次再来要把《牡丹亭》两个主角带来,我没有失约。(笑)他们今天都来了。因为我们在10月21、22、23日要在北京的世纪剧院公演
-
《牡丹亭》现身莎士比亚故里
-
作者:暂无 来源:都市快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本塘
一个曾创作了《哈姆雷特》《李尔王》《罗密欧与茱利叶》等不朽之作,一个曾谱写了《牡丹亭》《邯郸记》《南柯记》等举世佳篇,莎士比亚与汤显祖,两位同一时代诞辰并闻名于世的伟大戏剧家,在400
-
昆曲《牡丹亭》将唱响联合国总部
-
作者:暂无 来源:福州日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上演出昆剧折子戏《牡丹亭·惊梦》,充分展现中国昆曲艺术的韵味和风采。 昆曲产生于六百多年前的吴地,被誉
-
一曲《牡丹亭》,让年少的他变成“昆虫”
-
作者:暂无 来源:江阴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吴新雷从小便爱好戏曲,喜欢跟着爷爷到处“赶场子”,见了唱戏的便迈不开步子,戏中人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在他幼小的心里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当时还小,并不知道不同服饰的背后是不同的戏曲。” 但是他的模仿能力很强,时不时给家人露两下子,父母便会夸奖他:“哟,还真像那么回事啊。”
直到有一次,他跟着爷爷
-
青春版《牡丹亭》从“古典”到“现代”
-
作者:暂无 来源:廊坊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记者张晓晨文/图
精致、唯美,看过青春版《牡丹亭》,才领略到中国戏曲之美。
一段缠绵悱恻的生死至情,一份美轮美奂的青春喜悦,一部空谷天籁的人生美学。7月9日晚,沈丰英、俞玖林像是穿梭时空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