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牡丹亭》(画说戏)
作者:暂无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昆曲《牡丹亭》又名《还魂记》,全称《牡丹亭还魂记》,源于明代汤显祖同名传奇,本事见话本《杜丽娘慕色还魂》,演绎杜丽娘为情而死又为情而生的一段“至情”,因情成梦,因梦成戏,悠扬的笛韵,曼妙的舞姿,充满着青春气息和浪漫色彩。 2001年5月1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松浦晃一郎在巴黎宣布中国昆曲为
陆九渊“平与和”书法
作者:暂无 来源:南阳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惠 民 南宋时期的哲学家、教育家陆九渊,在《陆象山语录》中有这样一首诗:“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诗中意思是说,在读书时不要忙乱,做到心平气和。对于某些疑难之处,要先略过,不要死叮住不放。要像慢慢游泳一样在悠闲中得其真味,久而久之,有些问题自然就会明白。
《牡丹亭》忆汤显祖
作者:暂无 来源:西江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罗朗 在《红楼梦》里看到:有一次行酒令,黛玉一时怕被罚,也不细想就说了一句“良辰美景奈何天”。当时众人都不在意,只有宝钗知道这句话来自《牡丹亭》,第二天她专门去找黛玉,说这是不正经的,读了“移了
王安石
作者:暂无 来源:城市快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国 学 57期 文/张? 北宋文人里,王安石是受争议比较大的人物。 人们争议的不是文学方面,而是政治方面。王安石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改革者,在宋神宗年间当了宰相,之后推行变法
我不是王安石
作者:暂无 来源:新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我不是王安石
爸爸的魂——怀念父亲舒同
作者:暂无 来源:人民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爸爸的魂——怀念父亲舒同
首都法界追思著名书法家舒同
作者:曲志红 邵建武  来源:人民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首都法界追思著名书法家舒同
续写《牡丹亭》完构“立方”
作者:尹春芳   来源:深圳特区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续写《牡丹亭》完构“立方”
《莫扎特》与《牡丹亭》 两地亲子家书
作者:暂无 来源:大众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傅楚楚 郭爱凤 妈妈: 上个月去看《莫扎特》摇滚音乐剧之前,跟一个朋友说起这件事,你知道我一向对音乐剧情有独钟,谈起来不免兴奋过头,极力邀请她和我同去。没想到朋友冷冷来了一句:“那个啊,我在电视上看过片段,一群人又唱又跳的,你说莫扎特和摇滚有什么关系,这不是糟蹋经典吗。”听了这话,有种兴
大余县“依造景”将深度开发《牡丹亭》
作者:暂无 来源:信息日报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讯[信息日报] 记者左阳天报道:汤显祖一出《牡丹亭》为后人留下了荡气回肠的艺术经典,数百年来随剧作衍生了昆曲、电影、电视等。而故事的发祥地―――江西大余牡丹亭却没有大放异彩。记者16日从江西省外经贸厅获悉,牡丹亭将吸引国内外资金作深度开发。 多形式《牡丹亭》舞台演绎 “宋朝太守杜宝之女杜丽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