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72)
期刊文章(30)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96)
地方风物 (5)
才乡教育 (1)
按年份分组
2014(28)
2009(8)
2008(6)
2007(5)
2006(5)
2005(8)
2002(1)
2001(1)
1996(1)
1981(2)
按来源分组
铜川日报(13)
陕西日报(7)
新闻战线(2)
每日新报(1)
山东审计(1)
安徽农村金融(1)
杭州日报(1)
中国纺织报(1)
党政论坛(1)
党政干部论坛(1)
心系烈士后代情暖建国前党员
作者:暂无 来源:新三门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在纪念亭旁起义80周年之际,县领导李浩、章文英、朱建新、叶剑、王先义、邵全建、姚君明、梅式苗、王从志等分赴各个乡镇,走访慰问了建国前老党员和困难烈士后代,为他们送去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 5月27日
刘绍平深入灾区看望基层党员和干部群众
作者:暂无 来源:昭通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本报讯 (记者 马国强 ) 9月14日,省委组织部副部长刘绍平在市委常委、市委组织部部长纳云德等组工干部陪同下,深入彝良县洛泽河镇东林村、罗炳辉广场和县示范小学灾民安置点,看望慰问战斗在抢险救灾一线的基层党员干部和受灾群众,要求积极发挥各基层党组织核心堡垒战斗作用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做
王益区让困难党员感受“家”的温暖
作者:喜顺 杜辉  来源:陕西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王益区让困难党员感受“家”的温暖
王益区为流动党员建造“温馨港湾”
作者:杜辉 王晶  来源:铜川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王益区为流动党员建造“温馨港湾”
王益百余支党员服务队积极迎战“三夏”
作者:暂无 来源:陕西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讯 (记者 喜顺 通讯员 杜辉 王晶)铜川市王益区按照“快收、多种、细管、安全”原则,开展党员机关干部组织机收会战、发布三夏信息、组织农资储备、特困户结对帮扶等“四服务”到农家,全力迎战“三夏
王益区:社区党员服务架起党群“连心桥”
作者:暂无 来源:铜川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讯 记者田易轩、通讯员转峰报道:11月29日上午,寒气逼人。家住红旗街道办红旗社区的张有德大爷坐在家里愁容满面,已到月底,水费早就该交了,自己老寒腿受凉发疼的毛病又犯了,不能走路,这可怎么办。就在这时,家里来了几名客人立即让他眉开眼笑。一听大爷的心事,一人马上去自来水公司帮交水费,其他人忙着给张
党代表工作室:王益区党员群众的温暖港湾
作者: 刘冰剑 杜辉 转峰   来源:铜川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70多岁的闫大妮和她的儿子、孙女住在王益区红旗社区新风居委会的两间土坯房里,两张床、一张桌子、一台电视机是他们的全部家当。可一看到保障房公示名单里自己的名字,老人就看到了生活的希望。这个希望,与一名普通社区党支部书记李秋莲和她的“李秋莲工作室”密不可分。 去年以来,王益区在全区7个乡镇(街道)建
王益区实现党员服务网络建设全覆盖
作者:暂无 来源:铜川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讯 通讯员杜辉、王晶报道:为进一步推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升为群众服务的水平,在创先争优活动中,王益区充分发挥党员服务队的辐射带动作用,坚持以点带面,实现党员服务网络建设全覆盖。 “创先争优
王益区破解农村老党员作用发挥难问题
作者:暂无 来源:陕西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今年72岁的关培杰,是铜川市王益区塬畔村的一名老党员。近日来,他每天早晨6时准时起床,绕着村子散步。散步时,还有一项任务,就是检查村里的基础设施和环境卫生。村子哪里公共设施破坏了,哪一块堆放有垃圾
为民服务 创先争优 王益区社区党员为民服务效率高
作者:暂无 来源:陕西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本报记者 喜 顺 通讯员 杜 辉 “爸,你去社区领老龄补贴吧,需要带……”遛弯回来的宫大爷,刚要喝口水,儿子就给家中打来电话。老人心里纳闷,儿子和我在不同社区,怎么能知道这事?再一问,原来是社区短信的作用。 宫大爷今年80岁,是铜川市王益区红旗街办红旗社区的老居民。老人觉得哪都好,就是“领养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