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2728)
报纸(2026)
学位论文(120)
图书(78)
会议论文(33)
按栏目分组
地方文献 (3913)
历史名人 (1042)
非遗保护 (19)
宗教集要 (7)
红色文化 (2)
地方风物 (2)
按年份分组
2012(592)
2010(490)
2008(496)
2007(315)
2001(29)
1994(28)
1993(22)
1987(28)
1984(26)
1958(5)
按来源分组
当代戏剧(12)
文学遗产(12)
戏剧丛刊(10)
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0)
戏剧杂志(6)
地图(4)
文艺理论研究(3)
新高考(高二版)(2)
资料卡片杂志(2)
世界知识(1)
工友 文友 忘年交 ——我与李焕章先生的故事
作者:陈乐中  来源:增城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提起李焕章先生,在增城市可能很多人都认识他,尤其是在增城市文学艺术界。说起来我和他还有着一段不解之缘呢。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我与妻子惜别工作了十多年的广东温泉宾馆,回到故乡增城,被安排到增城县经济发展总公司下属的企业工作。我虽然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对荔城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非常熟悉,但是,当被分
李纪良和“免检”支局的故事
作者:仲一晴 朱凌云  来源:江苏邮电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靖江市邮政局公所支局辖区20平方公里,服务人口 2.1万人。这个支局有过很多的荣誉:先进集体、标杆支局、文明示范窗口等。然而,公所支局还有个鲜为人知的“荣誉”,那就是被上级局信任地称为“免检支局”。$$“免检支局”,意味着检查时和不检查时都能做到一个样,意味着每时每刻都是先进的标杆、示范的窗口。这样
春城故事 刘绍玉的255个孩子
作者:暂无 来源:云南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李竞立 在昆明市西山区团结永靖中心小学的食堂窗口前,一至六年级8个班的254名学生正在排队打饭。刘绍玉来到窗口前拿起饭勺为孩子们盛饭。“男生多打点,女生少打点;高年级的多打点,低年级的少打点。不够吃再添,不允许剩饭。”看着孩子们端着餐具陆续坐下来进餐,她才和其他老师、校工们围坐在厨房里开始吃饭。
王安石找到了生花笔(写作故事
作者:暂无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王安石是我国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他创作的诗歌《江上》、《书湖阴先生壁》、《泊船瓜洲》等是古今公认的佳作。 王安石20岁那年,背负书籍、行李,从家乡临川,到宜黄鹿风翰林书院求学。在名师杜子野先生的指导下,勤奋苦读,每至深夜。 一天,王安石翻阅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得知,某夜李白梦见所
永远的楷模 ——王益群的故事·一
作者:暂无 来源:台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编者按】王益群同志的先进事迹故事在浙江大地到处传颂,学习王益群先进事迹的高潮正在各地迅速掀起。本报从今日起,推出王益群同志的系列故事。这些故事虽小而平凡,但点点滴滴中,反映出她践行宗旨、服务
妈妈是我最好的老师 ——王益群的故事·七
作者:暂无 来源:台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本报记者洪和胜 “妈妈在世的时候,为了工作和生活,苦着、累着并快乐着。妈妈走了,再也不回来了,这之后,如烟往事化作一幕幕刻骨铭心的记忆,和着泪水时常涌上我的心头。”这是王益群的儿子王杨凯凌说的话。 在王杨凯凌的记忆中,从小时候开始,王益群就和他聚少离多,留给他印象最深的是,王益群来去匆匆的身影。
吴宏聪与西南联大的故事
作者:暂无 来源:中华读书报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第二排从左至右:浦江清、朱自清、冯友兰、闻一多、唐兰、游国恩、罗庸、许维、余冠英、王力、沈从文 谁能保证自己永远不错?要学生绕着自己转,导师、学生都没出息。——王瑶 杨、沈两先生还说,导师是指导你写论文,不能我们讲一句你写一句。——吴宏聪 在学者人格以及研究思路上,跳过五、六十年代,
作家不光虚构故事,还应是记录者
作者:暂无 来源:潇湘晨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作家不光虚构故事,还应是记录者
吴彤以师妹故事写情歌 (图)
作者:暂无 来源:文汇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吴彤以师妹故事写情歌 (图)
牡丹亭
作者:游利华  来源:宝安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游利华 游利华女,现居深圳龙华新区。已发表散文小说多篇,散见于《滇池》、《短篇小说》、《打工文学》等。 (1) 杨帆在三十六岁这年方发现,自己还从来没有拥有过爱情。 这缘于一封突兀的电子邮件,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