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7856)
报纸(713)
学位论文(187)
图书(147)
会议论文(43)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8835)
地方文献 (73)
宗教集要 (13)
文化溯源 (9)
才乡教育 (7)
地方风物 (4)
红色文化 (3)
非遗保护 (2)
按年份分组
2013(473)
2011(551)
2010(532)
2009(464)
2006(355)
2005(273)
2002(243)
1975(41)
1974(97)
1957(16)
按来源分组
办公室业务(5)
新湘评论(3)
时代青年(哲思)(2)
科学时报(2)
荣宝斋(2)
上海金融报(1)
新高考(高三语数外)(1)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1)
广西师院(1)
北京文艺(1)
《布衣宰相王安石》影视互动出新招
作者:张树  来源:中国图书商报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影视互动  王安石  布衣  宰相  出新  修改意见  办公室  面向对  优胜者  优胜劣汰 
描述:本报讯(张树)著名剧 作家计红绪编剧的《布衣宰相王 安石》一书最近由辽宁人民出版 社出版。为调动广大读者参与热 情,使之与即将开拍的20集电视 连续剧《布衣宰相王安石》相互 呼应,形成良好的书刊
关于列宁评价王安石的一个误引
作者:李存山  来源:光明日报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王安石  普列汉诺夫  熙宁变法  改革家  革命民主主义  列宁  土地纲领  地理学著作  社会民主  无政府主义者 
描述:长期以来,在我国史学界对王安石及其熙宁变法的研究和评价中,几乎无人不引列宁对王安石的一个评价,即“王安石是中国11世纪时的改革家”。我近期因探讨范仲淹的庆历新政与王安石的熙宁变法以及这两次“革新政令
《牡丹亭》(画说戏)
作者:暂无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昆曲《牡丹亭》又名《还魂记》,全称《牡丹亭还魂记》,源于明代汤显祖同名传奇,本事见话本《杜丽娘慕色还魂》,演绎杜丽娘为情而死又为情而生的一段“至情”,因情成梦,因梦成戏,悠扬的笛韵,曼妙的舞姿,充满着青春气息和浪漫色彩。 2001年5月1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松浦晃一郎在巴黎宣布中国昆曲为
让孩子多“无用”书
作者:暂无 来源:黔东南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常听语文老师说,学生写不好作文;常听家长说,孩子怕写作文,怕写日记。究其原因,就是孩子肚里没有“水”,肚里没有你让他(她)硬挤出一篇作文,这就是赶鸭子上树,强人所难了。 其实孩子写不出作文,写不好作文,在很大程度上说,与我们老师有关,与我们家长有关,是我们不让孩子写好的。我之所以这样说,不是危言
陆九渊“平与和”书法
作者:暂无 来源:南阳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惠 民 南宋时期的哲学家、教育家陆九渊,在《陆象山语录》中有这样一首:“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诗中意思是说,在读书时不要忙乱,做到心平气和
《牡丹亭》忆汤显祖
作者:暂无 来源:西江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罗朗 在《红楼梦》里看到:有一次行酒令,黛玉一时怕被罚,也不细想就说了一句“良辰美景奈何天”。当时众人都不在意,只有宝钗知道这句话来自《牡丹亭》,第二天她专门去找黛玉,说这是不正经的书,读了“移了性情,就不可救了”,羞得黛玉满脸绯红。按宝钗的说法,假若王夫人下令在大观园里“扫黄”的时候查出这本书来
王安石
作者:暂无 来源:城市快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国 学 57期 文/张? 北宋文人里,王安石是受争议比较大的人物。 人们争议的不是文学方面,而是政治方面。王安石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改革者,在宋神宗年间当了宰相,之后推行变法
我不是王安石
作者:暂无 来源:新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我不是王安石
曾巩之“书”与“序” ——名著浅
作者:躲斋  来源:新民晚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曾巩之“书”与“序” ——名著浅
曾巩之“书”与“序”——名著浅
作者: 躲斋  来源:新民晚报美国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曾巩之“书”与“序”——名著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