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轼贬黄州与王安石无关
-
作者:暂无 来源:人民日报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苏轼贬黄州与王安石无关
杨斌在《冯梦龙冤枉了王安石》一文中说,明代冯梦龙在《警世通言》中写了《王安石三难苏学士》,说苏轼在湖州做官,3年任满,回京去拜访王安石,但当时王不在相府,苏轼在书房里见到了
-
林彪咒骂王安石的用心何在
-
作者:江天 来源:人民日报 年份:197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林彪咒骂王安石的用心何在
江天
产生在南宋时期的话本《拗相公》,是一篇站在宋朝地主阶级顽固派立场反对“新法”、攻击王安石的文学作品。资产阶级野心家、阴谋家林彪,在社会主义历史时期,也搬用这篇话本
-
反一反王安石的“三不畏”
-
作者:暂无 来源:山西市场导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标签基层政绩在基层,一些干部上任之后急于出政绩,三把火烧得有些猛,烧出一连串后遗症来。其实,有必要反一反王安石的“三不畏”,要“三畏”:不是“天变不足畏”,要敬畏天变,不要搞人定胜天的蠢事,不要破坏
-
游华阳洞读王安石
-
作者:暂无 来源:苏州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黄建萍 苏州的寒山寺,因唐朝张继的一首《枫桥夜泊》而名扬天下,同样,含山的华阳洞,也因北宋王安石的一篇《游褒禅山记》而遐迩闻名。 千年等一回,公元1054年4月,褒禅山迎来了34岁的王安石,时任舒
-
王安石:政治高度 决定事业高度
-
作者:暂无 来源:宿迁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刘黎平
王安石:政治高度
决定事业高度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宋·王安石 《登飞来峰》)
王安石在浙江宁波一个下属县当了三年基层领导——县长
-
苏东坡王安石岱庙斗诗
-
作者:暂无 来源:泰山晨刊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因为这里流传着一个颇为有趣的故事。 相传,北宋时候,文坛上的两颗巨星——— 王安石、苏东坡一道来泰山游玩
-
王安石故乡今年50人考上北大清华
-
作者:暂无 来源:温州商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历史上曾经诞生过王安石、汤显祖等名人的江西临川如今再一次吸引了世人的目光,当地的两所中学的成绩被媒体称为创造了“高考神话”:在今年的高考中,临川一中和临川二中分别有38名、12名考生被清华大学
-
王安石哄抬米价的另类智慧
-
作者:暂无 来源:吴忠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核心提示:王安石不但不抑制米价,反而发出公文,以政府的名义硬性规定:鄞县境内米价每石3000文!后来,宁波的米粮越积越多,渐渐供大于求。商人们已经把米运来,不好再运回去,只好就地降价销售。米价竟然
-
人文世相:王安石的私生活
-
作者:暂无 来源:香港文汇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岑燮鈞
一個大文人,一旦當了領導,便免不了被人詬病。王安石當的是總理級的大官,又推行了改革,不被文人扎堆的宋朝罵死也難啊——畢竟他是改革事業的總設計師。說到底,改革革的就是既得利益集團的命
-
非常道 “扒灰”之于苏东坡与王安石
-
作者:暂无 来源:新快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总有一些事情让我们头头是道
COMMENT
苏东坡的《留侯论》里有句话,“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有大智大勇大胸襟的人才能做到这一点。
■ 紫衣飘飘
紫衣和很多人一样,第一次看到“扒灰”这个词,是在《红楼梦》里,焦大乱嚷乱叫说:“我要往祠堂里哭太爷去。那里承望到如今生下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