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35840)
报纸(27159)
图书(1256)
学位论文(1031)
会议论文(577)
图片(6)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56126)
地方文献 (5198)
地方风物 (1653)
宗教集要 (890)
红色文化 (685)
非遗保护 (671)
才乡教育 (515)
文化溯源 (125)
首页图片-宗教集要 (3)
首页图片-历史名人 (3)
按年份分组
2010(5166)
2009(3868)
2008(3353)
2006(1905)
1998(1024)
1995(1007)
1989(570)
1987(690)
1958(55)
1954(18)
按来源分组
其它(2087)
音乐出版社(18)
江西人民出版社(16)
上海文艺出版社(16)
文物出版社(5)
中国浙江省宁波市天童禅寺(1)
新文艺出版社(1)
甘肃民族出版社(1)
能源出版社(1)
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1)
乐安傩舞进校园
作者:罗浩  来源:抚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4月22日,乐安县第一中学的师生正在做傩舞健身操。为保护和传承“乐安傩舞”这一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该校将傩舞和健身操相结合开发出校本教材《傩舞健身操》,深受学生们的喜爱,并荣获省录像课比赛一等奖、国家录像课比赛二等奖。 特约通讯员 罗浩 摄
乐安傩舞 全丰花灯 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
作者:暂无 来源:华东新闻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讯江西省乐安县傩舞日前正式入选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乐安傩舞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大致分为三大流派:增田镇东湖村“滚傩神”,由古代村民祈求神灵保佑平安的一种祭祀仪式逐步演变而来;古村流坑的“戏傩”,一般在每年正月集中表演或喜庆日子有选择性地上户献演,主要节目有《钟馗扫台》、《天官赐福》、《走板》、
广昌《孟戏》后继有人
作者:张帮人 段学文 王绍雄  来源:光明日报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南昌3月21日电江西省广昌县甘竹镇赤溪曾家孟戏剧团日前举行拜师典礼,村中23个稚气未脱的少年,对着面前十多位村中演孟戏的元老,毕恭毕敬地行拜师仪式。这是曾家孟戏举行的廿六代拜师典礼。 《孟姜女送寒衣》是该村传统宗族祭祀戏,自明正统年间起,除“文革”十年浩劫外,每年春 节期间必演,至今演出五
广昌孟戏:濒危“非遗”困局待解
作者:陈厚兴 刘生   来源:抚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广昌孟戏:濒危“非遗”困局待解
戏曲声腔的“活化石”——广昌孟戏
作者:段学文  来源:抚州日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广昌县  活化石  孟姜女  海盐腔  弋阳腔  南戏  剧团  江西省  唱腔  剧种 
描述:每年七八月间正是一年农事最忙时,然而在广昌县甘竹镇刘家农民剧团却是另外一番景象:华灯初上之时,剧团内灯火通明、鼓乐喧天,演员们在白天田间劳作之后又不顾辛劳排练孟戏。剧团团长谢良生高兴地告诉笔者:今年广昌孟戏正式被国务院批准为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全体演员闻之激情满怀,纷纷表示要尽心尽力将广昌孟戏这
广昌“孟戏春晚”闹新春
作者:陈勇贵  来源:抚州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广昌讯 1月28日19时30分,由广昌县甘竹镇甘竹村大路背孟戏剧团组织的迎春文艺演出,准时在村里的小礼堂上演。穿越五百年之久的海盐腔、乡味十足的本地音以及充满时代气息的现代戏,让看戏的村民如痴如醉,连呼过瘾。 广昌孟戏是一种以孟姜女哭长城为题材的戏曲,流行于甘竹镇一带,又名“?B河戏”。它用高腔
广昌孟戏:传承困局待解
作者:暂无 来源:江西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台上演员越来越老,台下观众越来越少,孟戏剧团面临窘境。 人才凋零 资金不足 通讯员 陈厚兴 刘 生 广昌孟戏是一种以孟姜女故事为题材的戏曲,流行于广昌县境内,俗称孟戏,约起源于明初,至今已传承演出了500余年。孟戏用高腔演唱,经专家考证,其唱腔具有明代四大声腔之一的海盐腔遗
广昌孟戏进入名录图典
作者:暂无 来源:经济晚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记者黄志文文/图 近日,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广昌孟戏被编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图典。据了解,广昌孟戏是江西省古老戏曲剧种之一,其创始年代约在明朝永乐年间,至今已有500多年历史,其唱腔是我国古老戏曲声腔中的珍品,被誉为”活的戏曲文物”。去年5月,广昌孟戏被列入首批国
广昌孟戏:濒危“非遗”困局待解陈厚兴刘生
作者:暂无 来源:抚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广昌孟戏是一种以孟姜女故事为题材的戏曲,流行于广昌县境内,俗称孟戏,约起源于明初,至今已传承演出了五百余年。孟戏用高腔演唱,经专家考证,其唱腔具有明代四大声腔之一的海盐腔遗音。2006年5月,广昌孟戏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近年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部分
宜黄戏后继有人
作者:黄芳  来源:抚州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为拯救、保护、传承宜黄戏这一古老剧种,宜黄在县实验小学开办宜黄戏表演班,每年培训学生近百人;建剧院,为宜黄戏提供演出场所。图为8月14日,宜黄县实验小学的学生正在排练宜黄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