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7053)
报纸(621)
学位论文(165)
图书(142)
会议论文(33)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8010)
文化溯源 (2)
地方文献 (2)
按年份分组
2014(359)
2013(425)
2012(482)
2011(484)
2009(430)
2008(373)
2005(246)
1996(218)
1982(76)
1979(36)
按来源分组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4)
观察与思考(4)
商情(3)
中华书局(2)
金融经济(2)
长白学刊(2)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1)
青年与社会(上)(1)
中国医疗保险(1)
中国农村金融(1)
王安石(居士)
作者:暂无 来源:北京晚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行书楞严经旨要卷》(局部)纸本,纵29.9cm,横119cm,现藏上海博物馆。 此卷是王安石去世前一年,亲自校正楞严经卷文字而书,时65岁。行笔很快却沉稳有力,笔笔到位、尽味,风格清劲峭拔
漫谈王安石
作者:孙一清  来源:北京青年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的假设。王安石的句子则是“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其对历史的精准剖析以及在政治方面所崭露的才华,
王安石诗谜
作者:暂无 来源:老人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王安石访友,作诗曰:“两个伙计,同眠同起,亲朋聚会,谁见谁喜。”王安石又访友作诗曰:“两个伙计,为人正直,贪馋一生,利不归己。”王安石复又访友作诗曰:“两个伙计,终身孤凄,走遍天涯,无有妻室
王安石的执拗
作者:散木  来源:宁波晚报 年份:1947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王安石的执拗
王安石与环保
作者:暂无 来源:白城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民生话题 王安石是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王安石变法在我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又是我国文学史上唐宋八大家之一,更鲜为人知的是在生态保护方面做出过重要贡献。 北宋庆历七年(公元
王安石为何后悔
作者:暂无 来源:报刊文摘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世事难料,虽是常理,但最令人难过的还是好心办坏事儿。王安石改革科举制度,便是一则显例。 宋时科举以诗赋取士,致使众多举子埋头诗赋以博功名,一旦入仕却对世事茫然无知。为矫此弊,王安石大刀阔斧
王安石也当痛哭
作者:暂无 来源:长沙晚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何朝霞 画 王安石工作勤勉,“忘我”到蓬头垢面而不自知、吃饭不辨味道好恶,是出了名的。按理说,有一个殚精竭虑、尽心国事、不追求个人享乐的宰相,这是国家之福,天下臣民应该额手称庆才
言行不一王安石
作者:肖明舒  来源:城市快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王安石,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神宗时官至参知政事(相当于宰相)。公元1069年—1085年,为了扭转国家积贫积弱的局势,他在皇帝的支持下实施变法,这便是史上著名的“王安石变法”。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
王安石的智慧
作者:暂无 来源:大江晚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北宋庆历七年,江南地区阴雨绵绵,一直连下几个月,田里的庄稼颗粒无收,受灾面积达一百二十七个县。米价接连上涨,到了十月,米价就由原来的每石四百文涨到了一千五百文,老百姓们苦不堪言。 江南各州府官员一面向朝廷请求援助,一面强力抑制米价惩办奸商。一旦发现有人哄抬米价,轻则没收家产发配充军,重则就地斩首。
大咧咧的王安石
作者:暂无 来源:大庆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北宋丞相王安石,尊贵无比,变法雷厉风行,但在生活上却是一个大咧咧的人。 市井传言,说王安石喜欢吃獐的胸脯肉。于是溜须的人争相买来进献。一次,他的夫人对一位送獐脯肉的官员说:“你留下来吃顿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