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96)
报纸(66)
学位论文(7)
图书(4)
会议论文(3)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219)
宗教集要 (49)
地方风物 (4)
地方文献 (2)
红色文化 (1)
才乡教育 (1)
按年份分组
2014(31)
2011(28)
2009(20)
2007(9)
2006(11)
2003(15)
2000(4)
1999(7)
1995(2)
1990(5)
按来源分组
其它(14)
法音(8)
佛教文化(4)
中国宗教(2)
中国戏剧(1)
财会研究(1)
看历史(1)
日语知识(1)
世界宗教学刊(1)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
黄松甸菌借“网”生财
作者:暂无 来源:江城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讯(记者 常学文 通讯员 张清东王若男)最近,黄松甸镇伟光村村民刘志国特别高兴。通过“一站通”网站,他将自己制作的400支菌种销售给抚松县菌,获利2000多元。 如今,像刘志国这样借“网
黄松甸:菌收入人均超万元
作者:王英敏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黄松甸:菌收入人均超万元
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努力开创“三”工作新局面
作者:祁龙  来源:红河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形势的基础上,研究全面深化改革、扎实推进高原特色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政策措施,部署2014年和今后一段时期
游褒山记 (宋) 王安石
作者:暂无 来源:绵阳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合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zhǒng)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字漫灭
《游褒山记》王安石(北宋)
作者:暂无 来源:皖江晚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
王安石《游褒山记》
作者:暂无 来源:皖江晚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监制:尹宗应裴保平策划:刘力郑良 视觉:刘志文 王安石(公元1021—公元1086),字介甫,号半山,北宋临川人(今江西省东乡县上池村人)。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他“少好读书”,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学者、诗人、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
读王安石《游褒山记》
作者:暂无 来源:石狮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高深 王安石在这篇游记中说,有一次他同庐陵的萧君圭、长乐的王回、四弟安国、七弟安上,一起去游褒山的石洞,洞特别深,洞内黑暗且寒冷,问这洞究竟有多深,据说以前到这石洞旅游的人,都没有走到尽头,被称为
“王安石与褒山研讨会”在含召开
作者:暂无 来源:巢湖晨刊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晨刊讯 4月18日上午,“王安石与褒山研讨会”在含山召开。来自江西省临川市王安石纪念馆的两位专家和含山县教育界、文学界的人士济济一堂,讨论了王安石与褒山的渊源,以及如何传承王安石的改革精神
王安石游褒山为何半途返回
作者:苏勇  来源:扬子晚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美丽的褒山景色 位于马鞍山含山县城北七公里处的褒山与华阳洞,面积约20公里,因王安石一篇《游褒山记》而闻名中外,《游褒山记》列入中学生必读范文。褒山历来是佛家聚集之地,在含山这块古老
跟随王安石游褒山 褒山风景区成功举办深度开发恳谈会
作者:暂无 来源:安徽商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4月10日,褒山风景区深度开发、市场推广媒体、旅行社恳谈会在褒山风景区举行,含山县委、县政府相关领导、来自省城5家主流媒体和3大国际社的相关领导共20余人参加此次恳谈会。 据了解,褒山旅游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