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085)
报纸(342)
图书(70)
学位论文(30)
会议论文(12)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136)
地方文献 (310)
地方风物 (34)
红色文化 (17)
宗教集要 (17)
才乡教育 (16)
非遗保护 (9)
按年份分组
2014(187)
2012(103)
2010(119)
2009(95)
2007(69)
2005(36)
1995(28)
1994(26)
1990(11)
1959(3)
按来源分组
其它(108)
上海戏剧(20)
中国戏剧(10)
青年时报(9)
戏曲品味(6)
东莞时报(3)
江海学刊(2)
戏剧报(1)
飞·奇幻世界(1)
抚州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1)
走好组工干部的路文水县委组织部组织科长李浩
作者:暂无 来源:吕梁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关于路,鲁迅先生说过:世上本无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不同的人,行走的路线不同,走路的方式不同,在路上得到的收获也不同。组工干部的路怎么走,怎样才能走好?十几年来,文水县委组织部组织科长李浩,没有临危受命的传奇,没有大起大落的举动,有的只是一位组工干部勤奋敬业、任劳任怨的记录,只是乐于助人、公道正
公安局长入企进村听民声李浩赴海宁走访
作者:暂无 来源:南湖晚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李浩(左一)到海宁马桥街道先锋村恳谈征求村民意见建议   N记者陈玮摄影王华荣 本报讯“去年企业的销售额是多少?”、“市场主要分哪几块?”、“企业有什么困难?”……2月15日下午,在全市公安机关正在开展的“千警大走访”活动热潮中,市委常委、公安局局长李浩来到海宁,进村入企听意见
一天收到捐款7000元李浩杰家人:永这份恩情
作者:黄强乔晶晶  来源:三峡晚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讯(记者黄强 乔晶晶)昨天,本报记者再赴远安,将爱心市民捐助的5000元现金、大米和棉被等物资转交至12岁男孩李浩杰的父亲手中。随后,宜昌花林水泥有限公司总经理闫友平也专程赶来捐款2000元。 记者昨天上午11时赶到李浩杰家中时,他正在学校上学,外婆提着一个大袋子正准备出门捡垃圾。“感谢所有关
盾构工地的“草根英雄”——四公司绥江盾构井下班长李浩
作者:暂无 来源:石油管道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本报通讯员 李晓云 左添琦 绥江盾构隧道的盾构始发工作选在1月底的阴雨天里,雨浇得人从外到内“透心凉”,穿着棉袄都打颤。看着十几个弟兄都淋在雨里,井底水位线正一点点爬上来,井下班长李浩对着
追求卓越演绎精彩——南京银行高级客户经理李浩
作者:暂无 来源:泰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通讯员 童宗伟 李浩同志是南京银行泰州分行市场营销一部高级客户经理。在工作中,他始终坚持“道虽通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的人生信条,秉承长期积淀的职业道德修养,放大专业特长,发扬敬业精神,坚持真诚贴心,致力为客户提供一流服务。 专业,是李浩赢得客户信赖的有力武器。从接触这个岗位开始,他
17年站岗为民———第二届无锡“十大爱民标兵民警”李浩
作者:暂无 来源:无锡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他是一位普普通通的交巡民警,没有铁马金戈、轰轰烈烈的故事,也没有惊天动地、叱咤风云的业绩,却深受群众喜爱。他,就是公安交巡警支队崇安大队二中队中队长李浩。从警17年,在交巡警这个平凡的岗位上,李浩日复一日,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诠释着立警为公、
歌声伴我快乐成长——范罗冈小学第十届新加坡世界青少年“金
作者:蔡明霞  来源:江门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她的歌声如百灵鸟般甜美、清亮,1月16日,在狮城新加坡,她演唱的一曲《这片胡杨》,荣获第十届新加坡世界青少年“金狮奖”音乐、舞蹈、器乐艺术大赛最高奖,她就是蓬江区范罗冈小学的“小百灵”,未满10岁的四年级学生李浩灵。 狮城大放异彩 “第一次出国参加国际大赛,我既紧张又兴
半山忆,最忆公王安石
作者:暂无 来源:鄞州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对王安石,我怀有十分崇敬的感情。一来王安石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文学家,被列宁称为“中国11世纪最伟大的改革家”;二来去年我来到东钱湖后,知道了王安石对东钱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且王安石将自己的爱女永远留在宁波这片土地上。 王安石公园位于东钱湖莫枝湖滨西路。入口处有一座牌坊,横额是“钱湖
唯恒唯钻成大道——舒同亲传弟子、舒同书法研究会副会长岳佐泉
作者:井璐宋延涛  来源:德州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唯恒唯钻成大道——舒同亲传弟子、舒同书法研究会副会长岳佐泉
各界伸援手捐款已达4万2外地女孩来津捐肝救母感动市民本报
作者:暂无 来源:渤海早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外地女孩来津捐肝救母感动市民 各界伸援手 捐款已达4万2 本报记者 李灏良 杨蓉正在安慰母亲 本报记者 周伟 摄 “为救妈妈,我要把自己部分肝脏移植给她。”昨天,在市一中心医院,来自安徽的19岁女孩杨蓉坚定地告诉记者。这个90后女孩为挽救自己患肝病的母亲,将于本周内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