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234)
报纸(49)
图书(34)
学位论文(16)
会议论文(5)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316)
地方文献 (19)
文化溯源 (2)
才乡教育 (1)
按年份分组
2014(38)
2013(12)
2006(20)
2005(9)
1997(10)
1996(4)
1989(3)
1988(6)
1986(6)
1983(7)
按来源分组
闽江学院学报(3)
湖北中医杂志(2)
中国地名(2)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1)
戏曲艺术(1)
山东中医杂志(1)
读书杂志(1)
滨州学院学报(1)
中国远程教育(1)
资料通讯(1)
青年工艺大师画出“翁”名作大型瓷板画《牡丹亭》尽展“人鬼
作者:暂无 来源:临川晚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文/图晚报首席记者况国祥 晚报讯“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这是被誉为“东方莎士比亚”汤显祖的不朽作品《牡丹亭》中的优美词句。我市一名青年工艺大师,怀着对“翁”的敬意,用手中
《牡丹亭》剧组昨参观馆捐赠一批珍贵演出资料
作者:暂无 来源:临川晚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晚报首席记者游中堂 晚报讯昨日上午,正在我市演出昆曲青春版《牡丹亭》的苏州昆剧院剧组一行70多人,在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局有关领导的陪同下来到汤显祖纪念馆游览参观,并向汤显祖纪念馆捐赠了温家宝总理给昆剧院的题词(复制件)和《牡丹亭》主要演员的亲笔信(复制件)及剧组在海内外巡演的海报、书籍、彩
一词一句皆心血:――访《牡丹亭》评注者、原市人大副主任、
作者:暂无 来源:抚州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吴凤雏是《牡丹亭》评注者,是我市著名学研究专家。1986年中国戏剧出版社曾出版他的《汤显祖传》,这是中国第一部汤显祖的个人传记。当时发行6000余册。   《牡丹亭》是汤显祖戏曲作品
四百年后,全本《牡丹亭》奔赴莎士比亚故乡公莎翁“执手相看”
作者:邱俪华  来源:新闻晨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CFP图片 制图 夏曾珍 晨报记者 邱俪华 一个是中国浙江西南部小山城遂昌,汤显祖写就传世名著《牡丹亭》的千年古邑;一个是英国南部小城,诞生大文豪莎士比亚的流芳古镇斯特拉夫德。在遂昌的推动下,4月19日至26日,遂昌县、浙江昆剧团将联合赴斯特拉夫德、考文垂市,
苏州藏书家姚嘉康再次来抚捐书馆又添两册《牡丹亭》系列连环画
作者:暂无 来源:临川晚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赠给汤显祖纪念馆。这已是姚嘉康第五次向馆赠书,由于他的捐赠,馆已经收藏齐了“临川四梦”戏曲连环画,填
推动“公”“莎翁”牵手  引领仙县走向世界 遂昌文化
作者:暂无 来源:丽水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讯(记者 李洪波 林庆雄 潘 俊)“温总理了解到中英两座小城日益密切的文化交流后,很高兴,他说‘莎士比亚和汤显祖不仅属于英国和中国,也属于全世界’。”近日,英国莎士比亚出生地基金会会长戴安娜·欧文从斯特拉福德发来越洋电子邮件,向山城遂昌报告了这一喜讯。 今年6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访英期间,参观
荡漾在翁作品的意趣神色之中:――访《邯郸记》评注者、福建
作者:暂无 来源:抚州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12月7日,福建闽江学院教授邹自振在家中一边收拾行李,一边对夫人况梅英一本正经地调侃:“今晚我就坐火车到抚州见我的‘情人’去了呀。”“去吧去吧。谁不知道你的‘情人’是杜丽娘啊!”   12月8日,记者在首发仪式上采访邹教授时,他将与夫人之间的那段玩笑话告诉了记者。他说,他的夫人知道,他的半
茶如人品清至纯-——访著名乌龙茶审评专家、茶师陈郁榕
作者:暂无 来源:福州晚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记者 刘磊/文 张旭阳/摄 喝茶的人非常多,也常常为茶叶的好坏而争执,但大多喝茶的人却不知茶叶的质量等级如何判定,更不用说熟悉为茶叶等级一槌定音的最终裁决人。全国著名的乌龙茶审评专家、一代茶师陈郁榕就这样进入了我们的采访视野。 在 福建乃至全国茶叶界,她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专家。她是最早
唐山:-生态之城华美现身-□本报记者 钱宝琦、润清本报通
作者:暂无 来源:河北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唐山市坚持把推进“三年大变样”工作作为加速城镇化建设的龙头工程,高起点规划,大手笔建设,使一座凤凰涅槃的生态城市正展现在世人面前。 ■拉开城市框架,拓展发展空间 城市发展,规划先行。唐山市立足于建设区域中心城市,规划建设“四城一河”,城市框架迅速拉开。南湖生态城规划面积91平方公里,将建成世界一流的
《汤显祖传奇》作者来抚请专家“挑刺” 力求还原一个真实的
作者:游中堂  来源:临川晚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从生到死66年的人生,填补了“学”研究的一项空白。 69岁的左一兵,真实姓名蒋亦伟,祖籍浙江杭州,是我省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