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宜黄戏后继有人
-
作者:黄芳 来源:抚州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为拯救、保护、传承宜黄戏这一古老剧种,宜黄在县实验小学开办宜黄戏表演班,每年培训学生近百人;建剧院,为宜黄戏提供演出场所。图为8月14日,宜黄县实验小学的学生正在排练宜黄戏。
-
宜黄戏进校园
-
作者:暂无 来源:惠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江西宜黄县在实验小学成功开办宜黄戏表演班的基础上,在全县的城区中小学校推广宜黄戏进校园活动,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又使宜黄戏得到传承。宜黄戏产生于江西宜黄县,2006年被正式列为首批
-
宜黄戏:一唱三叹三百年
-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文化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宜黄戏小学员
唐邵平
在一个仅有18户人家的村庄里,家家户户学唱宜黄戏,他们组建的农民业余剧团整整坚持了32年,这就是地处大山深处的江西省宜黄县桥坑村。这几年,在宜黄县政府的支持下
-
宜黄戏有了新传人
-
作者:暂无 来源:江西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宜黄戏有了新传人
-
周六“戏聚”《牡丹亭》
-
作者:暂无 来源:深圳商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牡丹亭·游园惊梦》剧照
【本报讯】(记者 于 雪)“梦回莺啭,乱煞年光遍,人立小庭深院……”继梅葆玖先生为“戏剧星期六”带来重量级演出后,昆曲的经典之作《牡丹亭》本周将登上“戏聚星期六”大舞台
-
药名戏与《牡丹亭》
-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在戏剧艺术中,“药名戏”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文艺形式。它巧妙地把中药名称和药物性能及疗效,运用戏曲中的“生、旦、净、末、丑”等角色加以编排,使药物人性化。
说起“药名戏”,自然要提到汤显祖和他的《牡丹亭
-
《牡丹亭》除了舞戏 还有真功夫
-
作者:暂无 来源:成都商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记者 任宏伟)11月26日~28日,大型舞剧《牡丹亭》将在锦城艺术宫上演,让成都观众有幸欣赏到这部传世经典的全新版本。值得一提的是,在舞剧《牡丹亭》中,杜丽娘不仅将大跳民族舞,还将表演真功夫:吊威亚,让人期待万分。 《牡丹亭》能够传世,其文学底蕴功不可没,舞蹈的肢体语汇是否能够代替唯美到极致
-
中国大戏院夜戏金山寺等
-
作者:暂无 来源:上海宁波公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中国大戏院夜戏金山寺等
-
广昌孟戏进入名录图典
-
作者:暂无 来源:经济晚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记者黄志文文/图
近日,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广昌孟戏被编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图典。据了解,广昌孟戏是江西省古老戏曲剧种之一,其创始年代约在明朝永乐年间,至今已有
-
古韵古腔——宜黄戏
-
作者:朱建宜 来源:抚州日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宜黄腔 地方色彩 剧种 江西省 古韵 传统剧目 地方戏曲 京剧 音乐 剧团
-
描述:日前,宜黄戏作为江西省19个项目之一正式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宜黄戏和宜黄腔在中国戏曲史上再次显示出耀眼的光芒,这标志着宜黄戏从此进入全新的保护、抢救、利用、继承发展阶段。事实上,几百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