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危难时刻彰显本色——记平山县人民法院法警大队政委王英海
-
作者:暂无 来源:河北法制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本报记者 曹永学23年前,王英海从武警张家口支队转业到平山县法院,从一名武警战士成为一名司法警察。岗位和身份变了,但是,他的精神没变,军人本色没变。20多年来,不管是执庭、押解,还是协助执行,他和法警队员一次次出色地完成任务;20多年来,他在工作中曾多次面对情绪激动的当事人非难和不明真相群众的围堵
-
让青春“舞”动绿水河——记仪陇县文星镇大学生村官王英艳
-
作者:暂无 来源:南充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王英艳与农民谈心
田越冉兵
“绿水河”,对于刚出校门,20出头的王英艳来说,是个诗情画意的名字,更应该是一个青山绿水的地方。2008年10月,王英艳怀揣“村官”梦,第一天到文星镇绿水河村就下着雨,她穿上筒靴,撑着雨伞走在泥泞的山路上,那些望不到头的高高的山、那些望不到头的弯
-
丹心筑大道——记优秀共产党员、山西绛县交通局局长王英民
-
作者:张雪寒 侯忠礼 来源:人民日报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丹心筑大道
——记优秀共产党员、山西绛县交通局局长王英民
张雪寒 侯忠礼
近年来,位于山西南端紫金山麓的绛县,在交通建设上有三件大事叫响全省:一是首开全省全民义务拓宽改造干线公路之先河,将纵贯
-
紧跟毛主席 战旗扛到底 ——记优秀的年青指挥员王英洲
-
作者:暂无 来源:人民日报 年份:197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紧跟毛主席战旗扛到底
——记优秀的年青指挥员王英洲
六十年代初期,毛主席就英明地指出:“从现在起,五十年内外到一百年内外,是世界上社会制度彻底变化的伟大时代,是一个翻天覆地的时代,是过去任何一个
-
守拙归田园 复得返自然 ——记青年篆刻家王英鹏
-
作者:暂无 来源:松江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记者 张小小
30年前,正当老师在台上头头是道地讲解着教学知识点,台下有个少年却开起了小差,只见他不停地用小刀在橡皮上刻刻画画,最后制作出一枚简易的图章。少年好动实为天性,不想这名少年竟由此迷上了篆刻,并在接下来的30年中潜心研究起篆刻学来。这名少年就是王英鹏,而当年的好动学生已在多年后成长为一
-
一路坎坷一路歌——记潼关数字电影服务站站长、电影公司经理王英
-
作者:暂无 来源:渭南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她籍贯陕南,却爬遍潼关的山山水水,熟悉潼关每座山、每条河、每座村落、每条巷道的名字。
她是万千人中普通的一员,却因为在银幕前繁忙的身影而让众人记住了她。
她在抗洪救灾的一线,拖着带病
-
领“运输屯”跑上“致富路” ——记龙凤镇刘高手村党支部
-
作者:暂无 来源:大庆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特色经济路真宽,发展运输勇争先,变废为宝过难关,百姓致富尽心欢!”这首打油诗称赞的主角是龙凤镇刘高手村党支部书记王英洲,他带领全村人发展特色经济,让大家都过上了好日子。他也被亲切地称为带领村民致富的“高手”。
多年来,刘高手村村民大都以种地为生,全村人均耕地不足半亩。要想单纯依靠传统种植业致富,
-
铁色百合绽津门——记中国铁建十六局集团二公司技术副总工程师
-
作者:暂无 来源:人民铁道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王英茹在施工现场检查钢筋质量。朱洪山 摄
邓昆伦 王立武
在男儿驰骋的建筑业,她巾帼不让须眉,从测量工到技术负责人再到项目总工程师,用一生最美的青春年华书写了一段传奇。
在工程面临困境时,她挺身而出,同时担任4个标段的总工程师,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把天津地铁最难啃的 “硬骨头”
-
津门地铁“铁百合” ——记中铁十六局二公司天津
-
作者:暂无 来源:首都建设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古人曾用“接叶有多种,开花无异色。含露或低垂,从风时偃仰”来形容百合花的清新柔美,中国铁建十六局集团二公司天津地铁项目部也有一只百合花,在钢筋与混凝土组成的世界里傲然绽放,凭借坚强果敢和敢为人先的气势被人称为“铁百合”,她就是项目总工程师王英茹。
短发、皮肤黝黑、声音沙哑,说话直来直去却见解独到、
-
姬富顺的家乡情中卫日报社民风建设青年志愿者宣传采访小分队记
-
作者:暂无 来源:中卫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近日,记者走进沙坡头区东园镇八字渠村,眼前一排排整齐的乡村农屋,一条条干净平坦的水泥路,一棵棵绿意盎然的小树……一幅秀丽的乡村画卷呈现在记者眼前。灯光球场上老人聊天、儿童随意玩乐,其乐融融。文化大院里,民风建设宣传墙上新绘的道德图、诚信图、孝廉图等无时无刻不在教育着村民,村民的思想观、道德观在潜移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