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8195)
报纸(986)
学位论文(221)
图书(163)
会议论文(70)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9178)
地方文献 (332)
地方风物 (67)
非遗保护 (29)
宗教集要 (8)
红色文化 (8)
文化溯源 (7)
才乡教育 (6)
按年份分组
2013(532)
2012(598)
2011(623)
2009(535)
2001(246)
1996(246)
1988(133)
1986(168)
1982(85)
1979(37)
按来源分组
宋代文化研究(84)
抚州师专学报(70)
文献(31)
阅读与写作(31)
青少年书法(6)
复印报刊资料(历史学)(6)
中华书局(2)
励耘学刊(文学卷)(2)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
中国医疗保险(1)
王安石纪念馆
作者:暂无 来源:临川晚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晚报小记者 临川十小二(6)班唐婧 秋天来了,天气凉爽了,王安石纪念馆里的景色可真美呀! 一走进王安石纪念馆,到处都是五颜六色的鲜花和苍翠挺拔的绿树。其中有菊花、月季,还有一些说不出名字的花
伤仲永 ● 王安石
作者:暂无 来源:陇南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从先人还家,于舅家
王安石为何拒绝坐轿子
作者:暂无 来源:漯河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轿子古称肩舆,这种用人来抬人的交通工具,在《史记·夏本纪》已有记载。但在远古,轿子只是非常有身份的人在非常必要的时候才偶一用之。汉唐之际轿子仍不常见,我们从史书上可以看到,即使是高官贵族
王安石是好公公(图)
作者:暂无 来源:每日新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据说王安石对儿媳是相当关心的。某日,王公子不在,儿媳独居红楼,皓月挂空,风摇梅影,时而一两声犬吠,天地复归寂寥,夜色渐凉,荆公睡不着,便起身去儿媳红楼下,将狗赶开,体验夜色是不是太凉,要不要加被
伤仲永 ■王安石
作者:暂无 来源:绵阳晚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从先人还家,于舅
王安石变法余波阵阵
作者:暂无 来源:闽南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宋英宗死后,宋神宗继位,当时朝廷财政连年赤字。面对父皇留下的这个烂摊子,宋神宗很想获得摆脱危机的救世良方,他把希望寄托在参政知事王安石身上。在宋神宗的支持下,王安石于1069年实行变法,主要内容有均
王安石拒坐轿子
作者:暂无 来源:南国早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王安石画像。资料图片 轿子古称肩舆,这种用人来抬人的交通工具,在《史记·夏本记》已有记载。但在远古,轿子只是非常有身份的人在非常必要的时候(譬如大禹治水走遍全国)才偶一用之。汉唐之际轿子仍不常见
千古一相王安石
作者:暂无 来源:南京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城市传奇】 王安石,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王安石虽出生在江西,却与南京有着不解之缘。17岁那年,因父亲王益升任江宁府通判,王安石随之来到南京,并在这里度过了他的青年时代。后来,他在南京
王安石与芦花港
作者:暂无 来源:宁波晚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人生迈出的独立主政的第一步,也是他实践“才疏命贱不自揣,欲与稷契遐相希”的开始。 王安石于宋庆历七
登飞来峰 王安石
作者:暂无 来源:侨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飞来山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作者介绍:王安石, 字介甫,号半山老人,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 学一学 飞来峰:浙江绍兴城外的宝林山。 千寻塔:形容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