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433)
报纸(541)
图书(68)
学位论文(23)
会议论文(14)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570)
地方文献 (318)
红色文化 (105)
地方风物 (39)
宗教集要 (21)
才乡教育 (16)
非遗保护 (10)
按年份分组
2014(294)
2013(77)
2012(115)
2005(35)
1997(34)
1995(40)
1994(29)
1983(34)
1982(29)
1980(18)
按来源分组
其它(106)
近代史研究(15)
羊城晚报(13)
上海人大月刊(2)
写作(2)
台声(1)
课堂内外(高中版)(1)
教师博览(1)
普宁党史资料(1)
战地(1)
王安石的二三细事韩成武
作者:暂无 来源:河北大学校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一般说来,王安石在历史上留名,一是由于他推行了新政,他的名字进入了 《列宁全集》,被列宁称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他在实行变法时所表现出的果决立场,集中地反映在“三不足”上———“天变不足畏,人言不足恤,祖宗不足法”。二是他在文学界的影响,他是北宋四大诗人之一,词作不多但有新意,政论文章以严谨
王益刘芳菲 往事已经如烟
作者:暂无 来源:江淮晨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前日下午3点半左右,原国开行副行长王益受贿案庭审告一段落。曾向王益行贿的李涛,其证言牵涉出两名知名女星:女明星赵薇,央视女主持刘芳菲,真相也逐渐水落石出。 刘芳菲亲自做证人 经核实,记者了解到,央视女主持刘芳菲作为证人,亲自出证言为案件作证,所证实的内容是,王益曾经收受李涛贿款,为自
吴炳炎追忆我和沈从文的一段往事
作者:暂无 来源:张家口晚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沈从文和张兆和 吴炳炎 沈从文一个在当代文学名人榜中静静闪耀的名字 。 一个偶然的机缘, 我们从一个来张家口省亲, 并在涿鹿参加第十届冀台两岸典祭三祖文化交流活动的台湾 92 岁的吴炳炎老人口里, 知道了沈从文另一段不为人知的故事。 本报记者 张秀梅 李林 贾莉通 讯 员 程新
刘绍棠回忆北大求学
作者:暂无 来源:北京青年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走近名人 我对社会学、历史、哲学感兴趣,但没有时间去听。我认为应规定几门主课,可多设选修课,我就不会退学了。 读2004年11月4日《团结报》“文史长廊”版的《刘绍棠缘何从北大退学》一文,使我想到刘绍棠生前曾同我谈过他的青少年时期的一些情况,现根据当时的笔记整理成文,可作为《刘绍棠缘何从北大
走进《牡丹亭》的茶
作者:王学铭  来源:中华合作时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曾通过央视《中文国际》频道,看到主持人任志宏对改编《牡丹亭》的白先勇先生进行采访。白先生这些年集合起两岸三地最优秀的制作和表演人才,把《牡丹亭》由原著的五十五出改编成青春版昆曲《牡丹亭》的二十几出,走进现代剧院和大学校园,并在世界各国展开全球巡演,对此我感到由衷钦佩。我更关心,白先生
安全生产是天大的
作者:尹朝平   来源:云南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安全生产是天大的
当干部要念好“三经”
作者:暂无 来源:潍坊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一位老领导在讲党课时说:做党员当干部要念好“三经”,这就是坚持做好事,善于办实事,敢于管坏事。这朴实无华的“三经”,浅显中蕴含着深刻,平实中展现着共产党人执政为民的崇高理念
王安石南京置业那些
作者:暂无 来源:南京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民国时期颓败的半山亭。该亭现已重修,位于半山园东侧。 王安石故居,现位于海军指挥学院内。 王安石 如今买房子是件大事,几百年前同样如此。历史上,外地人到南京来安家落户的有不少,北宋时期的王安石是其中最著名的人物之一。即便是他,在南京也经历过无处安家的尴尬
上市应是水到渠成的
作者:苏润菁  来源:深圳晚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上市应是水到渠成的
反腐应是每个人的
作者:暂无 来源:嘉兴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反腐应是每个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