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47)
报纸(33)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73)
地方文献 (7)
按年份分组
2013(11)
2012(8)
2009(6)
2007(2)
2006(1)
2005(2)
2000(2)
1986(1)
1983(2)
1982(1)
按来源分组
文艺争鸣(2)
中国劳动(1)
温州晚报(1)
大舞台(1)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1)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1)
了望(1)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1)
上海戏剧(1)
名作欣赏(1)
但是相思相负 牡丹亭上三生路:――《牡丹亭》评介
作者:暂无 来源:抚州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吴凤雏   《牡丹亭》(全名《牡丹亭还魂记》)是汤显祖戏曲作品的代表。完成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秋。   《牡丹亭》一经问世,立即引起了轰动。   首先在于,《牡丹亭》所揭示的主题,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鲜明的时代精神。封建体制走到明代,已病入膏肓,种种末期症状全面显现:一方面,政治集
结缘昆曲相负牡丹亭启三生路
作者:暂无 来源:北京青年报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记者报道“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这是《牡丹亭》中杜丽娘缱绻春光无限发出的感慨。“不进剧场,怎知幽兰之美?”这是观众在看过“青春版”《牡丹亭》后惊睹其玲珑典雅而发出的赞叹。有“百戏之祖”、“幽兰之美”、“江南兰花”等美誉的昆曲虽然于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但是相思相负,牡丹亭上三生路”
作者:暂无 来源:成都商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大型舞剧《牡丹亭》26~28日在蓉上演,教你珍惜身边的幸福 本报讯(记者 乔雪阳)11月26~28日,由南京军区政治部前线文工团、北京大都阳光艺术团联合创作演出的原创大型舞剧《牡丹亭》将在锦城艺术宫连续上演三场,而11月26日的首场演出将是成都商报15周年华诞的系列活动之一,该场演出门票,本报将免费
获奖成真,言第一反应是“狂喜并惶恐”
作者:暂无 来源:新快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获奖成真,言第一反应是“狂喜并惶恐”
拉蒂庆祝社区妇女日 邹斌
作者:暂无 来源:侨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拉蒂庆祝社区妇女日 邹斌
临县总工会职工俱乐部火起来李纪梅李玉
作者:李纪梅 李玉锋  来源:吕梁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临县总工会职工俱乐部是吕梁市除百强孝义之外,又一个投入正常运营的县区工会俱乐部。 提起这个职工俱乐部,我们不能不提一下年已七旬的郝百旺老人。 今年72岁的郝百旺老人是此项活动的组织者,作为一个艺术爱好者,从去年冬天开始,他不辞劳苦,为俱乐部的事情乐此不疲地着想着,为职工的生活奔忙着。在他的带动下
何红:救济机制应是各方权责的“平衡木”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政府采购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何红:救济机制应是各方权责的“平衡木”
徐德高 王益 曹雪松
作者:暂无 来源:西海都市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徐德高 王益 曹雪松
红色旅游变味-□庞金玲 吕军勇 王文淑
作者:暂无 来源:河北日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我省共有132个老区县(市),老区土地总面积为15.3908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81.7%。发展红色旅游不仅有利于保护和利用革命历史文化遗产,而且有利于带动老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近日,我们对部分老区的革命传统文化保护和利用情况进行了调查,在看到老区可喜变化的同时,发现了一些亟待引起关注的问题。
李沛瑶田曾佩前往使馆 吊唁莱索托国王舒舒二世
作者:于海生  来源:人民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李沛瑶田曾佩前往使馆 吊唁莱索托国王舒舒二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