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临川文化是我心灵的
作者:卢彬  来源:抚州日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临川文化  闽江学院  汤显祖  福建省  学术论文  副教授  学术研究  国际学术研讨会  抚州师专  古代文学 
描述:在这次汤显祖学术研讨会上,邹自振既是参会代表,又是大会联络员,忙得不亦乐乎。对此,邹自振不无调侃地说:“谁叫我是半个抚州人呢!”原来,邹自振是福建省福州市人,“文革”期间,高中毕业的他下放到抚州,1977年考入原抚州师专,毕业后留校任教,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系副主任,在抚州工作、生活了30多年。
“《牡丹亭》让我这辈子圆了”
作者:暂无 来源:扬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能演牡丹亭,是每一个花旦演员的。我演了这么多年,这辈子圆了。”趁后台的化妆间隙,著名昆曲表演艺术家梁谷音无比感慨地说,从艺几十年,她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昆曲人物,然而《牡丹亭》在她心中始终
白先勇 十年一《牡丹亭》
作者:张译丹 马士雯  来源:今晚经济周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名家简介 白先勇,当代著名作家,1956年在建国中学毕业,1965年取得爱荷华大学硕士学位后,到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教授中国语文及文学,并在加州定居。他于1994年退休,代表作有短篇小说集《寂寞的十七岁》、《台北人》、《纽约客》,散文集《蓦然回首》,长篇小说《孽子》等。 白先勇自小与昆曲结下不解缘
牡丹亭里的
作者: 孔爱萍  来源:昆山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图为孔爱萍饰演的杜丽娘 孔爱萍 《牡丹亭》中最为经典的一句话,便是“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这句话在我看来不单是用来形容爱情的,世间至情之事物皆可比拟。一如我被杜丽娘的深情所吸引。百年之前,梧桐锁清秋的深深庭院,杜丽娘款款走来,岁月的交替轮回让她成为多少代人心中不灭的神话,犹如不败的雪莲,始
千古一牡丹亭
作者:邓涛  来源:合肥工大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昆曲曾经以一种辉煌的生存状态代表着我们这个民族最高的审美,吸引了中国文化史上最为杰出的艺术大师深深的创作投入。 这其中最为夺目的代表莫过于汤显祖的《牡丹亭》。因爱而死,为爱而生,整部戏都笼罩着浓烈的梦幻瑰丽的浪漫主义色彩。可是,我们不禁质疑,真的会有人为了梦中之人而相思殒命吗?而这种男女双方
从《牡丹亭》到“剧场”
作者:暂无 来源:华东新闻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潘凤霞饰演的杜丽娘 本报记者谢卫群江西和上海的艺术家们正在全力打造一出新版赣剧,并将在江西师大校园里四季上演。在汤显祖辞世近400年之后,有了一座“专用剧院”来做他的“临川四”这出戏的背后,有的是
从《牡丹亭》到“剧场”(焦点)
作者:暂无 来源:华东新闻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从《牡丹亭》到“剧场”(焦点)
在深圳实现了创业
作者:暂无 来源:深圳侨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的高材生,两年前却主动放弃在美国的优越生活,回国创业。从“美国”到“中国”,李灏的人生故事充满了传奇
汤显祖和他的“四
作者:暂无 来源:深圳晚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徐闻贵生书院里的汤显祖塑像。 昆曲《邯郸》。 昆曲青春版《牡丹亭》。 全本昆曲《南柯梦》。 编者按 汤显祖“临川四”之一的《南柯记》,在问世400余年后将首次以全本形式呈现于舞台
为了圆上那个
作者:宋庆思  来源:菏泽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曹县阎店楼镇王黑楼村农民王相奎,从小就喜欢唱歌。为了圆他要当大明星那个,他在外跑场15年。今年4月,他参加山东电视台《我是大明星》,从海选到参加复赛、半决赛,最后进入了年终总决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