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235)
报纸(39)
学位论文(3)
图书(2)
会议论文(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244)
地方文献 (19)
红色文化 (13)
宗教集要 (3)
非遗保护 (1)
按年份分组
2014(29)
2013(14)
2012(15)
2007(17)
2005(5)
1999(9)
1998(6)
1994(7)
1989(2)
1986(5)
按来源分组
课外学习(1)
新晚报(1)
南京日报(1)
侨园(1)
华夏商务旅游指南(1)
包头日报(1)
书法报(1)
瞭望(1)
对联(民间对联故事)(1)
科技文萃(1)
王安石与双喜
作者:暂无 来源:燕赵老年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人们每逢结婚办喜事总要贴个大红“囍”,这一习俗,传说与北宋文学家王安石有关。 王安石从小天资聪颖。他在23岁那年到京城应考,元宵节路过马家镇,看到马员外家高悬走马灯,灯下悬一上联,征对招亲。联曰
王安石发明“囍”
作者:暂无 来源:浙江老年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王安石20岁时,从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东乡县)到京都洛阳赶考,途经马家镇住店候试,一天饭后上街,偶见镇上马员外家门上高挂着一对走马灯笼。旁边贴一上联:“走马灯,灯走马,灯息马停步。”王安石看罢沉吟半天,拍手叫绝:“好对!只可惜没有下联。”此话被马家老家院听到,便立即进家禀告马员外,待马员外闻讯出来时
王安石的红“囍”
作者:暂无 来源:大河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宋慧敏 一个人的一生中有很多值得铭记的转折点,遇上一个人、发生一件事,整个命运就来一个腾挪转折,转折之后,万紫千红,无边风景一时新。若是名人,历史还会浓墨重彩地记上一笔,曲笔演义,真真假假,倒也不是毫无凭据。庆历二年(1042年)是北宋名相王安石(右图)的转折点,跃龙门娶娇妻,
王安石与红“囍”
作者:暂无 来源:人民日报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王安石与红“囍” 张鹏举(1992.01.12)  王安石与红“囍” 人们结婚办喜事,大都喜欢在新房内外乃至庭院内外的墙上贴大红“囍”。据传说,这一习俗与宋代王安石有关。 王安石20岁
苏东坡和王安石论
作者:暂无 来源:郑州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苏东坡和王安石论 宋神宗在位时,很欣赏苏东坡的才华,让他做了翰林学士。当时,文学家王安石在开封做宰相,王安石也很欣赏苏东坡的才华,很愿意重用苏东坡。可是,苏东坡聪明而且豁达,他和王安石在一起
王安石与双喜
作者:暂无 来源:安徽市场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王安石与双喜
王安石的双喜
作者:暂无 来源:安徽市场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王安石的双喜
晏殊猜
作者:暂无 来源:老年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晏殊猜
围绕“人”做文章
作者:暂无 来源:经济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人口城镇化滞后的现状与影响 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围绕提高城镇化质量走新型城镇化道路,不同于以往“规模扩张式”的老路,而应当是以加快人口城镇化、改善人们生活质量为出发点的新路。可以说,加快推进人口城镇化,不仅有利于调整我国现有产业结构、为经济持续增长提供稳
木兰花·广昌路上
作者:暂无 来源:浙江老年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木兰花·广昌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