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56)
期刊文章(38)
图书(4)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48)
地方文献 (32)
才乡教育 (7)
地方风物 (6)
宗教集要 (4)
非遗保护 (1)
按年份分组
2014(15)
2013(12)
2011(14)
2010(8)
2009(4)
2008(9)
2007(6)
2005(3)
2003(1)
1997(2)
按来源分组
老同志之友(2)
语文教学通讯(2)
中华合作时报(1)
老友(1)
天津日报(1)
社科纵横(1)
抚州日报(1)
浙江画报(1)
广西电业(1)
青春版《牡丹亭》走进山东大学
作者:暂无 来源:姑苏晚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讯(记者李婷)昨天下午,由山东大学、苏州昆剧院主办的“迎十艺、贺校庆青春版《牡丹亭》山大行”系列活动在山东大学中心校区知新楼举行。学术讲座、新闻发布会、示范演出等丰富精彩的活动吸引了众多山大学子,全场座无虚席,反响热烈。 从今天起至10月26日,由文化部和山东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十届中国艺术
昆曲《牡丹亭》走进“美国园林”
作者:李峥  来源:解放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本报讯 (记者 李峥)昨晚,由音乐家谭盾和“昆曲王子”张军联袂打造的实景园林昆曲《牡丹亭》,在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阿斯特庭院成功结束了六场演出。这是纽约大都会博物馆首次在此举办戏剧类演出项目,同时实景园林昆曲《牡丹亭》也正式拉开世界巡演序幕。 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自今
昆曲《牡丹亭》走进兰州高校
作者:暂无 来源:兰州日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讯作为2007年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的组成部分,江苏省苏州昆剧院品牌剧目青春版《牡丹亭》作为昆曲唯一代表入选,参加福建、陕西、甘肃三省的大学校园演出。目前,正在兰州交通大学上演的苏州昆曲得到了大学生们的热情追捧。为进一步推进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为高校学生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
央视《开讲啦》走进临川一中
作者:暂无 来源:江西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抚州讯(记者陈青峰 通讯员范芳)9月25日,中央电视台《开讲啦》栏目组走进临川一中,举办以“少年的世界——远行的梦想”为主题的CCTV青年影响力大型展演活动。 活动由央视著名主持人撒贝宁、孙晓
何文渊:让台湾水果走进百姓家
作者:暂无 来源:闽南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先尝尝,好吃了再来买。”在农博会展柜边,台商何文渊忙碌地招呼着大家。他告诉记者,他来漳州已经有8年了,在龙海有近300亩的果园,其中200亩是种莲雾的。“莲雾这种水果很讲究种植条件,漳州的气候也刚好适合,现在我们全家都搬来漳州住了。”何先生一边忙着切莲雾给顾客试吃,一边笑呵呵地和记者说。“味道很清
走进黄松峪》出版发行
作者:暂无 来源:京郊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讯(平谷记者站记者李永明)由平谷区黄松峪乡作者创作完成的《走进黄松峪》一书,近日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发行,日前举行首发式。 该书分为《乡村史话》、《魅力景观》、《民间传说》、《民间歌谣
“让世界走进武夷让武夷走向世界”
作者:暂无 来源:闽北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高铁开通后,武夷山的旅游人数将大幅度增加,加上新机场的建设,必将推动武夷山的经济快速发展,尤其是旅游休闲产业。”13日, 北京京之光明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吴森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对闽北发展的信心显露无疑。 “我们投资30亿元打造的中国闽北商贸城项目,将建设含奥特莱斯旅游购物公园、茶叶及茶文化交易博
园林版《牡丹亭》走进法国古堡
作者:暂无 来源:东方早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饰演柳梦梅的张军(左二)、饰演杜丽娘的张冉(左三)、饰演石道姑的李鸿良(左四)与中国驻法大使翟隽(右一)交谈。 正逢中法建交50周年,为了庆祝拉塞尔圣克卢宫这座古堡的重新面世,法国外交部长法比尤斯和夫人玛丽弗朗斯邀请了来自中国的艺术家,在这个焕然重生的法式花园里展现中国文化。 早报记者 潘妤
青春版《牡丹亭》走进大学与“青春”对话
作者:暂无 来源:科技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很好看,传统之美表现得淋漓尽致。”在观看昆曲《游园惊梦》后,山东大学学生林乐乐兴奋地说。10日,第十届中国艺术节第十四届“文华奖”参评剧目青春版《牡丹亭》走进山大校园并作示范演出,让青年学子
青春版昆曲《牡丹亭》走进武汉校园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青年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武汉4月2日电(记者甘丽华)用青春的故事来吸引青春的人,4月3日~5日,青春版昆曲《牡丹亭》将在武汉大学足本演出,连演3天9小时。所有演出门票免费发放给大学生观众。 青春版昆曲《牡丹亭》由台湾作家白先勇改编自明代汤显祖的《牡丹亭》,分上(梦中情)、中(人鬼情)、下(人间情)三本,将现代人的审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