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周六“聚”《牡丹亭》
作者:暂无 来源:深圳商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牡丹亭·游园惊梦》剧照 【本报讯】(记者 于 雪)“梦回莺啭,乱煞年光遍,人立小庭深院……”继梅葆玖先生为“戏剧星期六”带来重量级演出后,昆曲的经典之作《牡丹亭》本周将登上“聚星期六”大舞台
药名与《牡丹亭》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在戏剧艺术中,“药名”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文艺形式。它巧妙地把中药名称和药物性能及疗效,运用戏曲中的“生、旦、净、末、丑”等角色加以编排,使药物人性化。 说起“药名”,自然要提到汤显祖和他的《牡丹亭
《牡丹亭》除了舞 还有真功夫
作者:暂无 来源:成都商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讯(记者 任宏伟)11月26日~28日,大型舞剧《牡丹亭》将在锦城艺术宫上演,让成都观众有幸欣赏到这部传世经典的全新版本。值得一提的是,在舞剧《牡丹亭》中,杜丽娘不仅将大跳民族舞,还将表演真功夫:吊威亚,让人期待万分。 《牡丹亭》能够传世,其文学底蕴功不可没,舞蹈的肢体语汇是否能够代替唯美到极致
中国大戏院夜金山寺等
作者:暂无 来源:上海宁波公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中国大戏院夜金山寺等
广昌孟进入名录图典
作者:暂无 来源:经济晚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记者黄志文文/图 近日,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广昌孟被编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图典。据了解,广昌孟戏是江西省古老戏曲剧种之一,其创始年代约在明朝永乐年间,至今已有
古韵古腔——宜黄
作者:朱建宜  来源:抚州日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宜黄腔  地方色彩  剧种  江西省  古韵  传统剧目  地方戏曲  京剧  音乐  剧团 
描述:日前,宜黄作为江西省19个项目之一正式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宜黄和宜黄腔在中国戏曲史上再次显示出耀眼的光芒,这标志着宜黄从此进入全新的保护、抢救、利用、继承发展阶段。事实上,几百年来
“宜黄”引八方游客
作者:程孝平 王于  来源:抚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本报宜黄讯 春节期间,宜黄县卓望山森林公园的二黄阁内,每天一大早就唢呐阵阵,京胡悠悠,二黄阁戏台边,人头攒动,由该县农民演员表演的《霸王别姬》《孟姜女》等宜黄精彩片段,不时引来阵阵掌声,许多游客
宜黄培养宜黄传人
作者:邹素娟  来源:抚州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日前,宜黄县一群孩子在老师的指点下学唱宜黄。宜黄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近年来,为了拯救、保护、传承这一古老剧种,宜黄县加大对宜黄的挖掘和保护,培养新的宜黄传人,使宜黄
宜黄天寒添暖流
作者:暂无 来源:江西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唐 勋 本报记者 卓 凡噼啪噼啪的鞭炮还未燃尽,咚哐咚哐的锣鼓又响了起来。2月8日农历正月初二,冰雪包围中的宜黄县新丰东门村,老远就能听到唢呐阵阵,京胡悠悠。村打谷场上,人头攒动,本乡桥坑村
“宜黄”上演反腐倡廉新剧
作者:程孝平 杨雅琴  来源:抚州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宜黄讯为使领导干部过好“廉洁年”、把好“廉政关”,宜黄县有效创新宣传载体,充分发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宜黄”的特有优势,县纪委、宣传文化部门积极组织全县文艺工作者和民间艺人建立宜黄演唱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