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曲《牡丹亭》,让年少的他变成“昆虫”
-
作者:暂无 来源:江阴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吴新雷从小便爱好戏曲,喜欢跟着爷爷到处“赶场子”,见了唱戏的便迈不开步子,戏中人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在他幼小的心里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当时还小,并不知道不同服饰的背后是不同的戏曲。” 但是他的模仿能力很强,时不时给家人露两下子,父母便会夸奖他:“哟,还真像那么回事啊。”
直到有一次,他跟着爷爷
-
青春版《牡丹亭》从“古典”到“现代”
-
作者:暂无 来源:廊坊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记者张晓晨文/图
精致、唯美,看过青春版《牡丹亭》,才领略到中国戏曲之美。
一段缠绵悱恻的生死至情,一份美轮美奂的青春喜悦,一部空谷天籁的人生美学。7月9日晚,沈丰英、俞玖林像是穿梭时空而来
-
有观众称它可以超越《牡丹亭》
-
作者:暂无 来源:青年时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翁国生执导新版《玉簪记》亮相香港艺术节 有观众称它可以超越《牡丹亭》 时报记者 张玫
时报讯 一年一度的香港艺术盛事——第38届香港艺术节自2月25日正式开锣以来,就受到了香港观众的热烈
-
上下本的《牡丹亭》很值得一看
-
作者:暂无 来源:青年时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7天上演6台昆曲好戏 上下本的《牡丹亭》很值得一看 时报记者 张玫 摄影记者 姜胜利
时报讯 从10月25日开始,浙江昆剧团“万”字辈青年演员,将在胜利剧院连续7天上演6台昆曲好戏。上周日
-
《牡丹亭》在莎士比亚故乡首演
-
作者:暂无 来源:韶关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本报综合消息 浙江昆剧团携汤显祖经典作品《牡丹亭》近日来到英国的莎士比亚故居,与莎士比亚基金会表演的《哈姆雷特》一起,在斯特拉福德小镇共同见证中英两国两位伟大剧作家400多年前传世巨作如今的首次
-
6小时《牡丹亭》,现场座无虚席
-
作者:暂无 来源:现代快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昨夜7点至今天凌晨1点,南京631牛达剧场连续上演了6小时昆曲《牡丹亭》。这场演出是“《现代快报》年度百场演出巨献”的首场演出。虽然这出名剧的演出时间比较长,但全场几乎座无虚席,多数观众
-
能否用新音乐来演奏《牡丹亭》?
-
作者:暂无 来源:新民晚报美国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康定
上周四晚上,在上海商城剧院听了“昆曲王子”张军的“水磨新调”音乐会,感觉很新奇。剧场里年轻观众很多,气氛很热烈很兴奋。张军演唱了10多首曲子,每曲歌罢,掌声一片。张军的唱,基本属昆曲的传统唱腔,深得蔡正仁老师的真传,韵味无穷,只是节奏,因为用摇滚配乐而有些变化。新鲜的是音乐,由沪上音乐
-
赣剧《牡丹亭》:让新版名副其实
-
作者:暂无 来源:信息日报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2003-07-14 06:35
【专题】新版《牡丹亭》再显芳姿
近日,江西文化界有一大热点:江西师大与童丹工作室要联手打造新版赣剧《牡丹亭》,而且喊出了让“临川四梦”走进姹紫嫣红的师大校园
-
《牡丹亭》南京将连演6小时
-
作者:暂无 来源:扬子晚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你喜欢昆曲、爱看《牡丹亭》吗?还记得看戏时间最长的一次是连看几个小时?不管你的答案是什么,本周日这场《牡丹亭》都会让你打破这个纪录——为了庆祝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非物质文化遗产”8周年
-
白先勇:《牡丹亭》中最后的贵族
-
作者:桂杰 徐虹 来源:中国青年报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白先勇,白崇禧之子,台湾著名学者,旅美作家。上世纪80年代其作品《谪仙记》被导演谢晋改编为电影《最后的贵族》。他是女作家三毛的启蒙老师,上世纪60年代与张爱玲有一面之缘。近将汤显祖的《牡丹亭》精编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