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201)
期刊文章(79)
图书(3)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233)
红色文化 (26)
地方风物 (10)
地方文献 (7)
宗教集要 (4)
文化溯源 (3)
按年份分组
2014(68)
2010(28)
2009(18)
2007(7)
2003(5)
2001(3)
1997(3)
1994(1)
1989(1)
1980(1)
按来源分组
南方都市报(6)
河南商报(3)
广西日报(2)
中国经济周刊(2)
信息时报(1)
中国典籍与文化(1)
潇湘晨报(1)
艺术与设计(1)
学习月刊(1)
探索(1)
谢正义会见“中国互联网之父”刘韵洁院士,希望—— 在扬
作者:暂无 来源:扬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讯 (记者 吴生锋) 昨天,市长谢正义会见来扬进行互联网技术与产业投资洽谈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联合通信有限公司科技委主任刘韵洁一行,希望共同努力,使扬州成为互联网技术和产业的研讨中心、研究中心和研发中心。市委常委、邗江区委书记程裕松参加会见。 刘韵洁院士被誉为“中国互联网之父”,为我国信息化
邵桂兰、孙奎府:母慈儿孝创业基金
作者:暂无 来源:半岛都市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家住市北区乐清路上一栋破旧居民楼内的邵桂兰,2009年因拿出儿子孙奎府先后孝顺自己的百万元零花钱,创办了大学生创业基金而被传为佳话。据邵桂兰回忆,儿子11岁时丈夫就撒手去世,留下了2500余元的债务,邵桂兰凭着每月65元的工资历经10年才还清所有债务。随后,年近不惑的孙奎府去南非闯荡,历经坎坷闯出一
虚拟世界 实体经济 第三条路上成就有梦者 记者 孙奎
作者:暂无 来源:松原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在学子的一生中,毕业是第一条路,就业是第二条路,创业是第三条路。走好每一步,路路通向幸福与成功的终点,是许多刚刚毕业的大学生的一致愿景。但由于种种原因,毕业后的就业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创业之路愈加充满挑战。 市就业服务局结合本地实际,已在全市建立大学生创业园6个,在280个村设立了乡村网商创新产业站
汤显祖艺术节圆满闭幕张和平魏锋谢发明等出席闭幕式
作者:付文彬  来源:抚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本报讯 昨晚,第二届中国(抚州)汤显祖艺术节闭幕式在汤显祖大剧院举行。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和平宣布第二届中国(抚州)汤显祖艺术节闭幕;市委副书记魏锋、市政协主席谢发明等在家市四套班子领导及国家大
抚州欲88米高梦塔以汤显祖巨著场景为蓝本
作者:暂无 来源:上饶晚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抚州欲88米高梦塔 以汤显祖巨著场景为蓝本 《牡丹亭》《紫钗记》《邯郸记》《南柯记》等“临川四梦”是汤显祖笔下传颂至今的千古名剧。23日记者了解到,以汤翁巨著场景为蓝本,以临川文化为依托的一座
被杀183年才平反,汤显祖为其墓方孝孺墓3次被毁3次重修
作者:肖雷  来源:扬子晚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方孝孺墓牌坊。 李鸿章所题碑文。 方孝孺墓冢。图片均肖雷 摄 [开栏语]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六朝古都的南京,见证了太多的改朝换代、兴盛衰亡,也留下了太多的遗迹。这些遗迹总让人感觉到,我们距离历史那么近,近到触手可及。扬子晚报今起开设专栏,就来说一说历史上
加快城市功能与产业功能融合,快速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从“
作者:暂无 来源:扬州时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通讯员 维开轩 本报记者 高钱 如果单纯运作一个园区,不给予生活和生产配套,那么这个园区就是一座“机器城”;如果不注入现代服务业元素,那么新城就会沦为一座“睡城”、“卧城”。只有将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在一起,园才会有城市之气,城才会有产业支撑。副区长、维扬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
王英科:卖掉新房养猪场成立合作社带富乡邻
作者:暂无 来源:滨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李长杰 俗话说“家财万贯,带毛的不算”,可沾化县富源街道小卢王村的王英科却偏偏从这“带毛”的身上发起了财,不但自己致富,还组织成立了瑞康生猪养殖合作社,辐射带动周边80多个养殖户。 养猪之前,王英科一直在东营一家企业打工。2008年企业倒闭,无事可做的王英科决定自己创业。一次,王英科在与本村一家
黄石磁湖边生态公园 王英水引入大冶城区
作者:暂无 来源:楚天时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楚天时报讯 时报讯(记者王焕冬)记者昨从黄石市发改委获悉,劲牌生态公园、大冶市王英水库引水工程两个项目获批。 劲牌生态公园(柯尔山-白马山公园)规划用地面积68.13公顷,其中柯尔山33.7公顷,白马山34.43公顷;项目投资估算为1.3亿元,为劲牌公司出资。其中柯尔山设计杭州西路、桂林南路两个公
铁色百合绽津门——记中国铁十六局集团二公司技术副总工程师
作者:暂无 来源:人民铁道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王英茹在施工现场检查钢筋质量。朱洪山 摄 邓昆伦 王立武 在男儿驰骋的建筑业,她巾帼不让须眉,从测量工到技术负责人再到项目总工程师,用一生最美的青春年华书写了一段传奇。 在工程面临困境时,她挺身而出,同时担任4个标段的总工程师,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把天津地铁最难啃的 “硬骨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