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安石变法余波阵阵
-
作者:暂无 来源:闽南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宋英宗死后,宋神宗继位,当时朝廷财政连年赤字。面对父皇留下的这个烂摊子,宋神宗很想获得摆脱危机的救世良方,他把希望寄托在参政知事王安石身上。在宋神宗的支持下,王安石于1069年实行变法,主要内容有均
-
王安石拒坐轿子
-
作者:暂无 来源:南国早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王安石画像。资料图片
轿子古称肩舆,这种用人来抬人的交通工具,在《史记·夏本记》中已有记载。但在远古,轿子只是非常有身份的人在非常必要的时候(譬如大禹治水走遍全国)才偶一用之。汉唐之际轿子仍不常见
-
千古一相王安石
-
作者:暂无 来源:南京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城市传奇】 王安石,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王安石虽出生在江西,却与南京有着不解之缘。17岁那年,因父亲王益升任江宁府通判,王安石随之来到南京,并在这里度过了他的青年时代。后来,他在南京
-
王安石与芦花港
-
作者:暂无 来源:宁波晚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石志藏
宋庆历七年(公元1047年),时年27岁的王安石从扬州淮南节度判官任上,调任到宁波府所属的鄞县任知县。虽然,“七品县官”对有远大抱负的王安石来说,职位不高,但这毕竟是王安石
-
登飞来峰 王安石
-
作者:暂无 来源:侨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飞来山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作者介绍:王安石, 字介甫,号半山老人,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
学一学
飞来峰:浙江绍兴城外的宝林山。
千寻塔:形容塔
-
沈括笔下的王安石
-
作者:暂无 来源:青岛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刘建武
沈括(1031年-1095年),字存中,浙江杭州人,北宋嘉?探?士,神宗时任翰林学士、权三司使。他曾积极参与王安石变法,但在变法失败,王安石被罢相后,他却出尔反尔,落井下石,向新宰相吴充
-
贴红双喜源于王安石
-
作者:暂无 来源:泉州晚报海外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中国人逢有结婚吉庆时,爱在门户、厅堂和洞房器物上贴上红纸双喜字。这一习俗与北宋名臣王安石双喜临门的故事有关。相传王安石二十岁时从老家江西去京师汴梁赶考,途中为了方便,到汴梁城东舅父家中住宿。在城东门
-
王安石 月薪九万
-
作者:暂无 来源:人力资源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王安石受命危难之时,立志通过改革,“均天下之财,使百姓无贫”,此次变法触犯了保守派的利益,遭到反对。因此,王安石被罢相。后来,因与宋神宗产生分歧,第二次辞去宰相职务。
在宋朝,宰辅去职、调任、罢免
-
王安石不受礼
-
作者:崔莫愁 来源:人民日报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王安石不受礼
崔莫愁
北宋中叶,吏治腐败,各级封建政府中的官僚、吏胥贪污受贿成风,请托送礼盛行。王安石认为这种情况对于政令的推行是极为有害的,因而他以宰相的身份,主持制定“重法”,以杜绝贿赂请托
-
王安石大斗司马光
-
作者:刘文华 来源:山西经济日报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司马光 王安石变法 大斗 熙宁变法 豪强地主 北宋王朝 理财者 中小地主 财政困难 大商人
-
描述:王安石与司马光,均为我国历史上 伟大人物,他们各以其辉煌的文学、史学 贡献而彪炳后世。两人的道德品质均无 懈可击。他们年龄相仿(王安石1021- 1086;司马光1019—1086),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