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00年姹紫嫣红用青春版《牡丹亭对抗遗忘
-
作者:暂无 来源:潇湘晨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1550—1616)
汤显祖,江西临川人,字义仍,号若士。明代杰出的剧作家、文学家。
苏州,青春版《牡丹亭》演出后台化妆室。
□撰文/张湘辉 摄影/许培鸿
现在世界上
-
大余县“依书造景”将深度开发《牡丹亭》
-
作者:暂无 来源:信息日报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讯[信息日报] 记者左阳天报道:汤显祖一出《牡丹亭》为后人留下了荡气回肠的艺术经典,数百年来随剧作衍生了昆曲、电影、电视等。而故事的发祥地―――江西大余牡丹亭却没有大放异彩。记者16日从江西省
-
没有白先勇,青春版《牡丹亭》还要演下去
-
作者:李雯洁 何倩 来源:羊城晚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苏昆十年:从低谷走向春天
羊城晚报:您是从2002年开始接手苏州昆剧院的,当时团里是什么状况?
蔡少华:我去剧团的时候应该是苏昆的最低谷,一方面社会认同不够,演员们并没有受到尊重;另一方面演出少
-
“青春版”《牡丹亭》:沟通昆曲与现代观众的桥梁
-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牡丹亭》带有宿命色彩的处理无疑会削弱作品解放人性的主题。而“青春版”则将“言怀”移至“寻梦”之后,看似简单的次序调整,却凝结着改编者卓荦的匠心。
□陶慕宁
2005年4月,白先勇先生携“青春版
-
白先勇:《牡丹亭》是四百年的“青春 念想”
-
作者:暂无 来源:自贡日报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对经典昆曲《牡丹亭》的改编,67岁的白先勇说,昆曲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的一块瑰宝,2001年已被联合国
-
《牡丹亭》成功的重要原因 是昆曲本身的美
-
作者:暂无 来源:宁波晚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三江访谈
人物名片
周秦,苏州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导。幼承家学,通韵律,工诗文,擅擪笛度曲。2011年出任中国昆曲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2003年以来应白先勇先生之请担任青春版《牡丹亭
-
舞剧《牡丹亭》重庆完美首秀
-
作者:暂无 来源:重庆晨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昨晚,《牡丹亭》在大剧院演出,取得超乎预期的成功。 重庆晨报记者 高科 摄
5日,李成芝的女儿桂立介绍她创作的作品《开心老街》。重庆晨报记者 杨新宇 摄
重庆晨报讯 (记者 赵欣)山城这几日秋色
-
《牡丹亭》 落户正乙祠戏楼
-
作者:暂无 来源:浙江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牡丹亭》 落户正乙祠戏楼
-
晚清古戏台重温梦幻《牡丹亭》
-
作者:暂无 来源:新闻午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晚清古戏台重温梦幻《牡丹亭》
-
李玟唱《牡丹亭》 做梦都是歌词
-
作者:暂无 来源:新闻午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李玟唱《牡丹亭》 做梦都是歌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