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心目中的王安石
-
作者:暂无 来源: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校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据说苏洵曾写过一篇叫《辨奸论》的文章,专门对王安石不讲卫生进行批评,并推断出王安石是个奸人,是个小人。后世的人们不明白其中的真相,认为王安石的道德品质低劣,对王安石大加贬低。
但中国不乏明智的人物
-
我们比王安石幸运
-
作者:暂无 来源:环湖晨刊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褒禅山还有一个值得一说的,就是溶洞。这些喀斯特石灰溶岩洞群都是相连一体,洞中有洞,融会贯通,白色的钟乳石倒垂而下,景观奇异。说到褒禅山的溶洞,当首推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写到的华阳洞
-
王安石经典语录
-
作者:暂无 来源:绵阳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王安石是我们熟悉的大诗人,他说出了许许多多人生道理,他的语录至今仍被人流传。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修身洁行,言必由绳墨。
人生乐在相知心。
善理财者,不加赋而国用足。
世之奇伟瑰怪
-
红双喜与王安石
-
作者:暂无 来源:牛城晚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中国人逢有结婚吉庆时,爱在门户、窗牖、厅堂和洞房器物上贴上红纸双喜字,反映了人们盼望喜事成双成对到来的心理。
这一习俗与北宋名臣王安石双喜临门的故事有关。
相传王安石二十岁时从老家江西去京师汴梁
-
王安石与司马光
-
作者:王魁英 来源:濮阳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接上期)二人施政水火不容,尤其是司马光“元更化”,对北宋后期政局确实产生了深重的影响。仅对此谈点浅见。
一、关于二人用人失误及其危害二人都曾担任宰相,对朝廷用人都发挥过较大作用,产生过重大影响。二人主观上都恪守任人唯贤,目的为了振兴国家,但政见不同,选人标准有别。而且身处社会变革时期,大浪淘沙,
-
王安石与苏轼
-
作者:暂无 来源:濮阳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自欧阳修后,王安石与苏轼同属北宋中后期的第二第三代文坛领袖。俩人20年的交往中,有政见不同的尖锐对立,有诗文唱和的切磋交流,有王安石营救苏轼的感人事迹,更有二人尽释前嫌、互相倾心敬慕的千古佳话
-
赵朴初与王安石
-
作者:宋宗祧 来源:人民日报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赵朴初与王安石
宗祧文
王安石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改革家和文学家。他的经济改革思想至今还有借鉴作用。他的诗文也写得很好,是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之一。有一次他登飞来峰,上到了位于峰巅
-
与王安石何干?
-
作者:周咏 来源:人民日报 年份:197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与王安石何干?
周咏
文化大革命前上海出版的《宋诗一百首》,最近重版了。新版的《宋诗一百首》已删去了旧版王安石的七绝《元日》,即“总把新桃换旧符”那一首。为什么呢?一想,也就明白了。但是鄙意却很
-
王安石的人品问题
-
作者:暂无 来源:温州商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八历史
毫无疑问,如今的王安石,已经被塑造为一个极为正面的形象,政治家、改革家、文学家。但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此前在他身后近千年的绝大部分时间中,王安石得到的评价一直不是很高,明朝
-
王安石的悖论
-
作者:暂无 来源:新快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王安石的悖论
Digest
观点集装
一针见血 计白当黑
谁又愿意当宋神宗?旧体制的强大惯性,会令一切革新方案变味,王安石锐意改革,最终竟搞到民不聊生,就是一个著名的悖论。
从商鞅到王安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