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舒同同志的讲话
作者:暂无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亲爱的战友们,同志们:今天,我有机会参加你们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四十周年的大会,作为一个老兵的心情,我是非常激动的!伟大的抗日战争,是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以第二次国共合作为
美利登公司民用惯导系统性能与应用情况调研
作者:陈哲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美利登公司民用惯导系统性能与应用情况调研
临川文化古今
作者:蒋建农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特征。
王烈教授教书育人的经验
作者:李立新 原晓风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全国著名儿科专家王烈教授,勤于临床教学,学验俱丰。笔者就学时,曾聆听王老讲学和临床教学,受益匪浅,十余年来,随师临床,观其教书育人之举,颇有独到之处,现将王老教书育人经验整理如下:
自明妇人体质说
作者:闫石 刘桂荣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自明  以血为本  体质 
描述:自明"妇人以血为基本"的体质说对后世妇科学产生了重要影响,氏从妇人生理、心理、发病和疾病治疗上论述了这种体质学说,阐释了阴血亏虚、体质虚弱是妇人发病的基础,并提出了从体质角度
李觏对中国传统哲学“”范畴的继承和发展
作者:顾厚顺 吴小龙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李觏  ”范畴  继承和发展 
描述:李觏“”范畴的阐述是对中国传统哲学的继承和发展,其内涵主要表现在:把“”看成是自然规律和道德规律;是常与权的统一;是一与不一的统一;是无不至,无不通。
为学与为之间:王安石《老子注》的价值转向
作者:蒋丽梅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为学与为之间:王安石《老子注》的价值转向
论吴澄对朱熹问学与陆九渊尊德性的会合
作者:王素美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从中国哲学角度来看,都显示了两者的相关相融的密切关系。尊德性而问学是中国历代士人所追求的浑融境界。可是,随着宋学思辨的发展,宋代的思想家们,却将“尊德性而问学”两者关系割断,分别进行考察
李觏对中国传统哲学“”范畴的继承和发展
作者:顾厚顺 吴小龙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李觏  ”范畴  继承和发展 
描述:李觏“”范畴的阐述是对中国传统哲学的继承和发展,其内涵主要表现在:把“”看成是自然规律和道德规律;是常与权的统一;是一与不一的统一;是无不至,无不通。
从危亦林学术思想中医研究的传统方法
作者:张金元  来源:江西省中医药学会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危亦林,字达斋,南丰人,曾官本州医学教授。危氏出生于医学世家,其高祖学大方脉。伯祖学妇人,正骨,金镞等科。父亲学小方脉。伯父学眼科兼瘵疾。危亦林本人则主要研究疮肿,咽喉,口齿等科,其所著《世医得效方》就是根据五世家传的古方和近代名医诸方面著成的,成书于至元三年(1337年)。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