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秋江雁影临川梦 游子归宗费踅旋(上)——汤显祖家族南迁客
作者:于永旗 李剑军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家族  家族  南迁客家祖先  南迁客家祖先  殷文圭  殷文圭  池州贵池  池州贵池 
描述:他历史的误会。进一步认定汤显祖的南迁客家祖先中第一个名载史册的远祖,并且初步揭示汤显祖的这些远祖的生活经历跟汤翁本人终其一生的政治社会实践和精神生活都有密切的关系。
论北宋南丰曾家族诗词创作
作者:吕肖奂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家族诗词  曾巩  曾布  曾肇  魏夫人  曾纡 
描述:诗风。兄弟二人同父异母,年龄相差几乎三十岁, 虽有师承关系且感情深厚、性格相近,但因为诗歌审美趣味等不同,所以风格差异颇大。这是家族文学的一种范例。曾布作为新党领袖被列入《宋史·奸臣传》而颇受争议
王安石与释的因缘及有关诗歌臆解
作者:张鸣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王安石与释的因缘及有关诗歌臆解
浅析象山的人性论
作者:顾厚顺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象山  人性论  心即理  本心  物欲  资禀 
描述:象山的人性论源自于孟子,但又有“心学”的特点,从而形成了一个自成一体的人性论思想体系。概略地说,一是以“心即理”致思路线构建其人性论的基本观点,二是以“本心”论证其人性为善,三是以“物欲”和“资禀
第七章 象山的实学
作者:杜维明  来源: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象山因为坚持“心即理”的哲学命题,强调“先立乎其大者”的工夫进路,并且宣称他自己的学问是“因读《孟子》而自得之于心也”,很容易就给我们留下一个过分突出主观能动性而忽视客观世界的印象。这个印象
第七章 象山的实学
作者:杜维明  来源: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象山因为坚持“心即理”的哲学命题,强调“先立乎其大者”的工夫进路,并且宣称他自己的学问是“因读《孟子》而自得之于心也”,很容易就给我们留下一个过分突出主观能动性而忽视客观世界的印象。这个印象
浅析象山的人性论
作者:顾厚顺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象山  人性论  心即理  本心  物欲  资禀 
描述:象山的人性论源自于孟子,但又有“心学”的特点,从而形成了一个自成一体的人性论思想体系。概略地说,一是以“心即理”致思路线构建其人性论的基本观点,二是以“本心”论证其人性为善,三是以“物欲”和“资禀
试论象山的诗文创作
作者:徐国华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陆九渊  诗文  心学  风格 
描述:重视与探究。
试论象山的诗文创作
作者:徐国华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陆九渊  诗文  心学  风格 
描述:重视与探究。
象山生态伦理思想发微
作者:华启和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象山  吾心即宇宙  心即理  生态伦理思想 
描述:追溯“心学”体系的闪光点,阐发象山“吾心即是宇宙、心即理”,“是理充塞宇宙,天地顺此而动”,“宇宙内事乃已分内事,人与天地并立而为三极”之说,洞察其朴素的生态伦理思想。这为解决生态危机问题,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