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
(88)
期刊文章
(67)
学位论文
(6)
会议论文
(2)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54)
地方文献
(3)
才乡教育
(3)
宗教集要
(1)
地方风物
(1)
红色文化
(1)
按年份分组
2014
(73)
2013
(7)
2010
(9)
2009
(13)
2008
(8)
2006
(3)
2005
(3)
1999
(2)
1998
(3)
1997
(4)
按来源分组
其它
(7)
第一财经日报
(1)
环境杂志
(1)
当代护士(综合版)
(1)
秘书工作
(1)
现代语文(文学研究)
(1)
语文学习
(1)
抚州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1)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
抚州师专学报
(1)
相关搜索词
陆九渊
人格
北宋
南宋
才子佳人
传统与高标
立党为公
大别山
女性
伦理
道德
法律
修身
吴与弼
人才观
美刺
社会制度
澳大利亚
兴
失败
佛教
士大夫
孔子
王安石
多党合作
人行道
刘绍棠
作家
地方政府
首页
>
根据【检索词:道德根源】搜索到相关结果
2
条
郑玄《周礼注》比、兴观念产生的
根源
作者:
鲁洪生
来源:
学苑出版社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周礼注》
用《诗》方法
美刺
比
兴
描述:
功能上则略有区别,而两汉时期的学者在观念上尚未将用《诗》方法与表现方法区别开,故难免产生认识上的混乱。其二,郑玄随文释义,从不同角度加以解说,在《周礼注》中以善恶关刺区别比、兴的解说缘于《周礼》“乐语”之“兴、道(导)、讽、诵、言、语”,是侧重从用《诗》方法、政教功能的角度解说;在《毛诗传笺》中乃是缘于毛《传》标兴说诗,主观上是沿用兴法说诗,客观上则如同将兴作为《诗》之表现方法加以运用比附经义。郑玄对赋、比、兴的解说与运用始终突出了比、兴联想思维、托物言志的本质特征。
论陆象山心学中的
道德
自律思想——兼论象山心学对当代公民道德
作者:
廖以厚
张发祥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象山心学
象山心学
道德
自律
道德
自律
公民道德建设
公民道德建设
描述:
象山心学中蕴含有丰富的
道德
自律思想,这是对儒家学说中
道德
自律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象山的
道德
自律思想对当今的公民道德教育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首页
上一页
1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