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
(324)
报纸
(202)
学位论文
(19)
图书
(11)
会议论文
(7)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528)
宗教集要
(20)
地方文献
(11)
地方风物
(2)
红色文化
(1)
才乡教育
(1)
按年份分组
2013
(32)
2012
(35)
2011
(75)
2010
(51)
2007
(15)
2006
(14)
2000
(6)
1997
(9)
1995
(11)
1983
(4)
按来源分组
其它
(29)
周易研究
(2)
中国哲学史
(2)
伦理学研究(台湾及海外中文报刊资料专辑)
(1)
鸡西大学学报
(1)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1)
南京社会科学
(1)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
求索
(1)
相关搜索词
穷理
司马光
可道
科学家共同体
道
太极
陆九渊
儒学
王安石
颜钧
古代戏曲
境界论
哲学思想
士大夫阶层
北宋
历史人物
存异
唯物主义者
和会朱陆
孔子
天道
始
教育理念
明代心学
陈详道
姚江学派
儒道合流
圣人
化情归性
首页
>
根据【检索词:道学派】搜索到相关结果
7
条
南宋江西陆子
学派
的形成探析
作者:
张东海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理学
心学
陆子
学派
陆九渊
描述:
本文考察了南宋江西陆子
学派
形成的历史背景和过程,认为陆子
学派
的产生与两宋的政治状况、文教政策、经济状况、文化繁荣及陆九渊的个人素质和努力密切相关,陆子
学派
在陆九渊的教学过程中形成、在辩论中发展
偏离与转向:元代江西草庐
学派
及其学术特点
作者:
周茶仙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元代
吴澄
草庐
学派
偏离
转向
描述:
学术上呈现出对朱学的偏离和朝陆学的转向,对后世理学的传播与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探究该
学派
及其学术特点将
李觏对中国传统哲学“
道
”范畴的继承和发展
作者:
顾厚顺
吴小龙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李觏
“
道
”范畴
继承和发展
描述:
李觏“
道
”范畴的阐述是对中国传统哲学的继承和发展,其内涵主要表现在:把“
道
”看成是自然规律和道德规律;是常与权的统一;是一与不一的统一;是无不至,无不通。
为学与为
道
之间:王安石《老子注》的价值转向
作者:
蒋丽梅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为学与为
道
之间:王安石《老子注》的价值转向
论吴澄对朱熹
道
问学与陆九渊尊德性的会合
作者:
王素美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从中国哲学角度来看,都显示了两者的相关相融的密切关系。尊德性而
道
问学是中国历代士人所追求的浑融境界。可是,随着宋学思辨的发展,宋代的思想家们,却将“尊德性而
道
问学”两者关系割断,分别进行考察
李觏对中国传统哲学“
道
”范畴的继承和发展
作者:
顾厚顺
吴小龙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李觏
“
道
”范畴
继承和发展
描述:
李觏“
道
”范畴的阐述是对中国传统哲学的继承和发展,其内涵主要表现在:把“
道
”看成是自然规律和道德规律;是常与权的统一;是一与不一的统一;是无不至,无不通。
小儿气
道
异物取出术后发生复张性肺水肿一例
作者:
王春艳
赵晓蓉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小儿气
道
异物取出术后发生复张性肺水肿一例
首页
上一页
1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