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3256)
期刊文章(1088)
学位论文(50)
会议论文(37)
图书(30)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4329)
地方文献 (45)
地方风物 (37)
红色文化 (27)
宗教集要 (11)
非遗保护 (5)
才乡教育 (4)
文化溯源 (3)
按年份分组
2014(681)
2013(242)
2012(227)
2011(356)
2010(1032)
2008(375)
2007(197)
2002(21)
1989(17)
1987(19)
按来源分组
商丘日报(20)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4)
淮北日报(3)
淮北晨刊(3)
今晚报(3)
工人日报(2)
安徽青年报(1)
儿童图书馆与中小学图书馆(1)
新疆中医药(1)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
刘绍医学思想浅探
作者:杜惠芳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中医  中医  刘绍  刘绍  医学思想  医学思想 
描述:笔者的恩师义父--刘绍先生。是现代山西著名中医学家。先生原籍山东荷泽,先生生于1907年4月3日,卒于2005年12月2日。为了藉寄心香一瓣,也为了对笔者永生铭记的义父、恩师寄上永久的怀念
长卿《惜香乐府》考论
作者:王作良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惜香乐府》  《惜香乐府》  词抄本  词抄本  长卿  长卿  毛晋汲古阁刊本  毛晋汲古阁刊本  词作分析  词作分析  生平考  生平考  四时分类论  四时分类论 
描述:《惜香乐府》的相关内容进行考论,即长卿生平考、《惜香乐府》重收误收作品考论、《惜香乐府》流传考论、《惜香乐府》四时分类论四个方面。
伤寒学家胡希恕先生和刘绍先生的对比
作者:石应轩 康淑香 李清峰  来源: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伤寒论  伤寒学家  胡氏伤寒学派  胡希恕  三部六病学说  刘绍  辨方证是辨证的尖端  三定原则  定证定方定疗效 
描述:。他们的不同点:胡老认为六经的实质是六证,而刘老认为六经的实质是六病。胡老认为《伤寒杂病论》存在着病一证一方证三级结构,而刘老认为《伤寒杂病论》存在着纲不系目的问题,他们认为六经的主方、主药不同,胡老认为少阴病是表阴证,而刘老认为厥阴病是表阴证,胡老认为厥阴病是半表半里阴证,而刘老认为半表半里的阴证是少阴病。胡老临床擅用大柴胡汤,而刘老治疗内伤杂病用协调疗法,以小柴胡汤为主方进行加减变化。胡老在临床上用原方原量却疗效甚好,而刘老却在小柴胡汤及其类方的基础上创立了系列新方。对脉学的研究和经方的应用也有不同的认识,胡老在临床上有是证用是方,而刘老提出了三定原则即:定证,定方,定疗程,给予施治。同时他们的为人处事也有明显的差异。
伤寒学家胡希恕先生和刘绍先生的对比
作者:石应轩 康淑香 李清峰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伤寒论  伤寒学家  胡氏伤寒学派  胡希恕  三部六病学说  刘绍  辨方证是辨证的尖端  三定原则  定证定方定疗效 
描述:。他们的不同点:胡老认为六经的实质是六证,而刘老认为六经的实质是六病。胡老认为《伤寒杂病论》存在着病一
烈教授简介
作者:暂无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烈,字子久,1930年生,辽宁省盖州市人。1947年入伍就学,先后于哈尔滨医科大学儿科专业和长春中医学院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学习。1961年始,从事中医儿科的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
烈教授在北京大学
作者:于洸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毕业前不久,烈赴德国留学。1914年毕业后回国,先后任教于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农商部地质研究所。
大医“小儿” 记导师烈教授
作者:孙丽平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烈,吉林省中医终身教授,长春资深名医,国家确定的一、二、三、四批名老中医药专家之一(全国儿科唯一获此殊荣)。长春中医药大学一附属医院儿科主任医师。
刍议烈学术思想与实践
作者:李宏伟 王越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烈副教授,辽宁省盖县人,一九三○年生。现任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研究会委员,中医学会吉林省分会常务理事,中医学会吉林省分会儿科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医学会长春市分会
烈教授学术春秋
作者:李宏伟 安笑然 原晓风 李立新 冯晓纯 孙丽平 李静 庄玲伶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导师烈教授,1930年生,辽宁省盖州市人。年轻时,就读于哈尔滨医科大学小儿科专业。1958年进入长春中医学院西学中班学习。1961年,业于长春中医学院附属医院,从事中医儿科学的教学、医疗和研究工作。
烈教授哮咳理论研究
作者:冯晓纯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烈教授哮咳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