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安石德育思想述评
-
作者:谭佛佑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
描述:一切改革事业,都得由充满改革意识、具备高尚道德情操和改革的真才实学的人才来肩负、来完成。就其这些改革人才的基本素质来说,建构适应于改革需要的高尚的道德观念和情操尤为重要。我国十一世纪时的
-
赤通高速公路撒力巴至下洼段张达沟大桥空心薄壁墩混凝土施工温
-
作者:王骁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薄壁墩 防裂 研究 配合比
-
描述:桥梁薄壁墩是桥梁的重要结构,也是裂缝容易发生和发展的部位,对该部分结构加强质量控制十分必要,在采取有效温控措施的情况下,可以确保薄壁墩混凝土不出现有害温度裂缝。
-
周礼全先生话语意义理论述评
-
作者:陈道德 来源:中国科学文化出版社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
描述:周礼全先生是我国著名的逻辑学家,也是我国语言逻辑的最早倡导者。早在50年代初周先生就认识到: “形式逻辑要在提高人们的思维能力方面起重要作用,就必须和自然语言相结合, 就必须和语形、语义、语用相结合。……这个认识,最初只是我
-
宋代李觏田制思想述评
-
作者:李楠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李觏 李觏 田制思想 田制思想 宋代经济思想 宋代经济思想
-
描述:代社会而言是十分难得的。尽管在如何抑制兼并的措施设计中,李觏的制度设计存在着缺陷,但是仅仅这一点决不能抹煞李觏对于整个中国古代田制思想的贡献。总之,李觏的田制思想具有重大现实和历史意义,其思想是中华民族思想宝库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
系统完备,思想精深:论胡应麟小说理论研究的特点及影响
-
作者:陈丽媛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胡应麟 小说理论 研究 特点 影响
-
描述:胡应麟的小说理论研究从整体而言具有三个重要特点,即郑重审慎的研究态度、以文学艺术标准取代传统史家品评标准和传统与新变的矛盾挣扎.这些特点使胡应麟的小说理论具有相当强的理论性、系统性、逻辑性,已表现出
-
晏殊《类要》研究
-
作者:陈尚君 来源:北京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
描述:晏殊《类要》研究
-
范仲淹、王安石变法比较研究
-
作者:李裕民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范仲淹 王安石 政治变法 价值评价
-
描述:个成了嘲讽对象。这究竟是为什么?是后人都看走眼了,还是他们本身的差异造成的?这只有对两者作比较才能找到答案。
-
陆九渊教育哲学之心性论研究
-
作者:顾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
描述:陆九渊(象山)通过天人合一的儒家公理完成了天道与人道相接的理论论证,借助于道理的客观性、必然性、普遍性和至高无上性完成了由自然之道理向社会之道理的过渡,并赋予人道已纯然至善的特性。因此,从本体
-
陆九渊教育哲学之方法论研究
-
作者:顾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
描述:陆九渊(象山)从其心即理,万物皆备于我的理论命题出发,将教育活动的根本目标定义为立大本求放心,由此,象山将其教育方法论的根本原则规定为存养本心,反省内求。围绕着存养本心和反省内求的根本原则,他提出了许多教育方法,如立志、易
-
王安石变法与三农问题对策研究
-
作者:杨止兖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王安石 变法 三农问题 对策
-
描述:的相似性。王安石变法遭受的“家天下”封建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体制和传统思想、道德、习俗的重压,丝毫不亚于当今解决三农问题所面临的种种阻力。解决当今三农问题,务必深刻吸取王安石变法的经验教训,妥善借鉴古今中外的成功范例,利用改革开放三十年的伟大成果和经验教训,抓住中华民族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以取得全方位的成功。否则,就有可能重蹈覆辙!本文试图客观、辩证、科学地分析总结中国宋代王安石变法的经验、教训、历史命运以及中国当代解决三农问题的经验、教训、历史命运,以寻求科学、高效、可持续的三农问题解决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