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术史视野下的王安石变法研究——李华瑞《王安石变法研究史》
-
作者:韩毅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
描述:。因此,对王安石及其变法的研究,从学术史的角度做一系统地回顾与总结,便显得非常迫切和必要。然而长期以来,学术界尚未有人从学术
-
“青春版”视野下的当代戏曲生态
-
作者:张青飞 来源: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牡丹亭》 青春版 戏曲生态
-
描述:部青春版戏曲出炉。这一现象对当代中国戏曲生态产生了影响。
-
赤通高速公路撒力巴至下洼段张达沟大桥空心薄壁墩混凝土施工温
-
作者:王骁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薄壁墩 防裂 研究 配合比
-
描述:桥梁薄壁墩是桥梁的重要结构,也是裂缝容易发生和发展的部位,对该部分结构加强质量控制十分必要,在采取有效温控措施的情况下,可以确保薄壁墩混凝土不出现有害温度裂缝。
-
吴澄理学视野下的易学天人之学
-
作者:王新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吴澄 理学 易学 天人之学 天地境界
-
描述:贯通,由理气所造化出的天人万象相互内在,息息相通,一体无隔,构成一无限宏大的有机生存共同体与生命共同体;万象如此而相连一体、动态流转着的这个世界,亦遂成为人的整个生活的世界;人应透过自觉的德性涵养修为工夫,存天理去人欲,遏抑因气禀所带来的感性欲念的伸张,变化气质,最大限度地彰显出与天地之理一而不二的本然正性,挺立道德理性、价值理性,令生命最终达致成为天地之理圆满化身的天地境界,亦即圣人境界。
-
吴澄理学视野下的易学天人之学
-
作者:王新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吴澄 理学 易学 天人之学 天地境界
-
描述:贯通,由理气所造化出的天人万象相互内在,息息相通,一体无隔,构成一无限宏大的有机生存共同体与生命共同体;万象如此而相连一体、动态流转着的这个世界,亦遂成为人的整个生活的世界;人应透过自觉的德性涵养修为工夫,存天理去人欲,遏抑因气禀所带来的感性欲念的伸张,变化气质,最大限度地彰显出与天地之理一而不二的本然正性,挺立道德理性、价值理性,令生命最终达致成为天地之理圆满化身的天地境界,亦即圣人境界。
-
音乐人类学视野下的全南“车马灯”民俗活动探析
-
作者:邹建林 何珊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车马灯 传说 音乐形态 功能
-
描述:"车马灯"——当地又称"花鼓"。是流行于江西赣南地区全南县南迳镇马古塘村的一种民俗活动形式。它以表演性的陈述方式、传唱性的旋律特点、功能性的传承手段使自身显出"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形态。
-
系统完备,思想精深:论胡应麟小说理论研究的特点及影响
-
作者:陈丽媛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胡应麟 小说理论 研究 特点 影响
-
描述:胡应麟的小说理论研究从整体而言具有三个重要特点,即郑重审慎的研究态度、以文学艺术标准取代传统史家品评标准和传统与新变的矛盾挣扎.这些特点使胡应麟的小说理论具有相当强的理论性、系统性、逻辑性,已表现出
-
晏殊《类要》研究
-
作者:陈尚君 来源:北京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
描述:晏殊《类要》研究
-
范仲淹、王安石变法比较研究
-
作者:李裕民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范仲淹 王安石 政治变法 价值评价
-
描述:个成了嘲讽对象。这究竟是为什么?是后人都看走眼了,还是他们本身的差异造成的?这只有对两者作比较才能找到答案。
-
陆九渊教育哲学之心性论研究
-
作者:顾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
描述:陆九渊(象山)通过天人合一的儒家公理完成了天道与人道相接的理论论证,借助于道理的客观性、必然性、普遍性和至高无上性完成了由自然之道理向社会之道理的过渡,并赋予人道已纯然至善的特性。因此,从本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