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从危亦林学术思想谈中医研究传统方法
作者:张金元  来源:江西省中医药学会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危亦林,字达斋,南丰人,曾官本州医学教授。危氏出生于医学世家,其高祖学大方脉。伯祖学妇人,正骨,金镞等科。父亲学小方脉。伯父学眼科兼瘵疾。危亦林本人则主要研究疮肿,咽喉,口齿等科,其所著《世医得效方
赤通高速公路撒力巴至下洼段张达沟大桥空心薄壁墩混凝土施工温
作者:王骁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薄壁墩  防裂  研究  配合比 
描述:桥梁薄壁墩是桥梁的重要结构,也是裂缝容易发生和发展的部位,对该部分结构加强质量控制十分必要,在采取有效温控措施的情况下,可以确保薄壁墩混凝土不出现有害温度裂缝。
系统完备,思想精深:论胡应麟小说理论研究的特点及影响
作者:陈丽媛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胡应麟  小说理论  研究  特点  影响 
描述:胡应麟的小说理论研究从整体而言具有三个重要特点,即郑重审慎的研究态度、以文学艺术标准取代传统史家品评标准和传统与新变的矛盾挣扎.这些特点使胡应麟的小说理论具有相当强的理论性、系统性、逻辑性,已表现出
略论黄爵滋对传统经济制度的改革主张
作者:梁琦秋  来源:新疆教育出版社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鸦片战争前,随着封建社会各阶级间的矛盾不断加剧,导致清王朝的财政也是问题成堆,其中最突出积弊是漕运、河政、银库收捐、仓储等项。围绕这些问题,黄爵滋提出了一系列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改革主张。
“宁红”应是我国清朝以来的传统名茶
作者:程修江 吴东生  来源:中国茶叶学会、台湾茶协会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宁红  宁红  清朝  清朝  传统名茶  传统名茶 
描述:宁红本有名,专著却无载。本文从宁红自清朝以来高层多次获奖、宁红具有连续生产史、宁红规模大地位高、宁红声誉响等四个方面,充分论证了宁红应是我国清朝以来的传统名茶。
《周礼》“六诗”与周代的乐教传统
作者:杨朝明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关于《诗经》的分类,人人都知《诗序》以六义,即风、雅、颂、赋、比、兴来论述《诗》之文本,按照孔颖达的说法,它们有体、用之别,即所谓用彼三事,成此三事,故同称为义,非别有篇卷也。可是,周代又有六诗之说,《周礼·春官宗伯》说大师教六诗:曰风、曰赋、曰比、曰兴、曰雅、曰颂,不难看出,《周礼》六诗与《诗
天人相应是传统养生文化的重要命题
作者:刘华为 马战平 屈小元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的完善与构建全面系统的中医养生体系搭建了可靠的平台。
从《牡丹亭》传播看传统戏曲的传承
作者:尹丽丽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牡丹亭》  戏曲传播  非物质文化遗产 
描述:《牡丹亭》经历了百年的传播和演绎,经历了全本、散出和改编本三种演出的形式,同时还经历了剧本结构、声腔、曲辞和表演的改编,传播方式的改变。这种传播丰富了戏曲舞台,同时也保护了古代的文化遗产。
“樟树帮”、“建昌帮”中药炮制的传统特色
作者:龚千锋 易炳学  来源: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炮制分会、山东鼎立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樟树帮”、“建昌帮”中药炮制的传统特色
晏殊《类要》研究
作者:陈尚君  来源:北京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晏殊《类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