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425)
期刊文章(329)
图书(29)
会议论文(10)
学位论文(7)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677)
地方文献 (63)
地方风物 (26)
非遗保护 (11)
宗教集要 (10)
红色文化 (8)
文化溯源 (3)
才乡教育 (2)
按年份分组
2014(156)
2012(66)
2011(89)
2008(77)
2007(34)
2005(16)
2004(14)
1998(5)
1997(9)
1988(5)
按来源分组
其它(19)
艺术百家(3)
东楚晚报(2)
普洱(1)
梧州日报(1)
江城日报(1)
中国历史文物(1)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
株洲晚报(1)
中国科学教育(1)
《周礼》“六诗”与周代的教传统
作者:杨朝明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关于《诗经》的分类,人人都知《诗序》以六义,即风、雅、颂、赋、比、兴来论述《诗》之文本,按照孔颖达的说法,它们有体、用之别,即所谓用彼三事,成此三事,故同称为义,非别有篇卷也。可是,周代又有六诗之说,《周礼·春官宗伯》说大师教六诗:曰风、曰赋、曰比、曰兴、曰雅、曰颂,不难看出,《周礼》六诗与《诗
汉唐史图像研究的多元文化视角
作者:李荣有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汉唐  金石学  考古学  图像学  艺术学 
描述:术研究,力求在精神上返回到汉唐时期的历史文化背景之中,重新体验、感受和重构汉唐时代的史文化形态,进而从更加深入的层面探讨各种艺术形态形成和发展衍变的基本规律。
汤显祖剧院室内声学设计
作者:石慧斌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剧院  剧院  建筑声学  建筑声学  混响时间  混响时间  计算机模拟  计算机模拟  室内声学  室内声学  声学设计  声学设计 
描述:汤显祖剧院室内声学设计
(荷兰)包史著《巴达维亚华人与中荷贸易》评述
作者:聂德宁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荷兰的汉学之所以能够在欧洲的汉学界独树一帜,其根源之一在于荷兰早期的汉学是为荷属东印度(今印度尼西亚)殖民地政府服务而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主要的研究方向是对荷属东印度内华人社区及其与中国广东、福建沿海省份家乡的关系作运用研究。
江西相山构造:岩浆演化与富铀矿形成
作者:邱爱金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铀矿床  铀矿床  矿床成因论  矿床成因论  江西相山  江西相山  铀矿形成  铀矿形成 
描述:该文从华南最著名的赣杭构造火山岩成矿带垲西段的研究入手,论述了德兴--遂川NE向断裂经历了“剪切走滑--伸展拉张--挤压逆冲”3个阶段演化。研究表明上述构造演化三步曲对相山构造--火山岩浆活动及铀
作好汤显祖文章 繁荣临川戏剧文化
作者:周育德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一、汤显祖是一宗巨大的文化资源汤显祖一生的成就在中华民族的文明史上竖立了一块丰碑。这块丰碑所展示的多方面的文化价值, 正在为当代中国人所开掘与利用,成为发展现代文明的重大的精神资源。
医“小儿王” 记导师王烈教授
作者:孙丽平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王烈,吉林省中医终身教授,长春资深名医,国家确定的一、二、三、四批名老中医药专家之一(全国儿科唯一获此殊荣)。长春中医药大学一附属医院儿科主任医师。
江苏省苏州昆剧院在梅兰芳剧院演出青春版《牡丹亭》
作者:秋妍  来源: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中本写书生柳梦梅拾得杜丽娘写真,心生爱慕之情,感动杜丽娘魂魄,二人穿透阴阳幽媾成婚,柳生为爱开坟
构造演化三步曲是形成相山富铀矿田的重要前提
作者:邱爱金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铀矿  铀矿  构造地质学  构造地质学  富铁矿  富铁矿  进化  进化 
描述:构造演化三步曲是形成相山富铀矿田的重要前提
來逛戲曲觀園!東方人的東方主義-以陳士爭版《牡丹亭》爲討
作者:黃兆欣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東方主義  東方主義  自我東方論述  自我東方論述  牡丹亭  牡丹亭  疏離  疏離 
描述:共犯結構下的產物。本文在「自我東方論述」(self-Orientalism)的理論架構下,以1999年陳士爭於紐約林肯中心導演製作的全本《牡丹亭》(The peony pavilion )作爲討論對象,試圖從湯顯祖原作出發,在中國傳統戲曲表演的範式中,釐析導演手法在東西方文化擺蕩所產生的歧異感。 陳版《牡丹亭》在舞臺呈現中,沿用了西方對中國戲曲的刻板印象,強行置入疏離(Alienation)的表演元素,並雜燴中國民間技藝及民俗風情,以建構看似傳統的自我東方形象。在呈現文學藝術經典及戲曲表演風貌的表象下,《牡丹亭》成爲導演展現東方的載體,在向西方輸出的模式中,回溯東方主義的偏見認知,進而獲取西方世界主導下的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