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1507)
期刊文章(1047)
学位论文(34)
图书(18)
会议论文(10)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2551)
地方文献 (38)
宗教集要 (7)
地方风物 (6)
红色文化 (5)
才乡教育 (5)
非遗保护 (4)
按年份分组
2013(160)
2012(217)
2011(271)
2010(233)
2009(175)
2008(133)
2007(64)
2005(57)
2003(38)
1996(25)
按来源分组
音响改装技术(3)
少年文艺(写作版)(2)
应用写作(2)
现代生活用品(2)
校园文苑(1)
卫星与网络(1)
中国教工(1)
设计(1)
老年健康(1)
杰出人物(1)
学会应是科普工作的主力军
作者:艾云斌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学会应是科普工作的主力军
工程科技咨询应是现代工程类学会的主体工作内容
作者:张庆堂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工程科技咨询应是现代工程类学会的主体工作内容
明代词人马洪生活时代考
作者:李小龙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马洪  聂大年  徐伯龄  郎瑛 
描述:被称为“词坛荒漠中的小名家”的明代词人马洪由于词史上的复杂原因一直不为人所重,甚至连其生活时代也不清楚,这同时亦限制了后人对马洪词史地位的评述。笔者多方搜集资料,通过与同时代人交往的排比考索,大致
嵩梁与鹅湖书院
作者:王立赋  来源:中国文联出版社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嵩梁是我国清代乾、嘉、道时期杰出的书院教育家,朱子学说继往开来的授业传播者,他在中国书院教育史上,尤其是在鹅湖书院的教育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一部《鹅湖书田
嵩梁与鹅湖书院
作者:王立赋  来源:中国文联出版社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嵩梁是我国清代乾、嘉、道时期杰出的书院教育家,朱子学说继往开来的授业传播者,他在中国书院教育史上,尤其是在鹅湖书院的教育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一部《鹅湖书田
澄理学视野下的易学天人之学
作者:王新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理学  易学  天人之学  天地境界 
描述:贯通,由理气所造化出的天人万象相互内在,息息相通,一体无隔,构成一无限宏大的有机生存共同体与生命共同体;万象如此而相连一体、动态流转着的这个世界,亦遂成为人的整个生活的世界;人应透过自觉的德性涵养修
澄对朱熹道问学与陆九渊尊德性的会合
作者:王素美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从中国哲学角度来看,都显示了两者的相关相融的密切关系。尊德性而道问学是中国历代士人所追求的浑融境界。可是,随着宋学思辨的发展,宋代的思想家们,却将“尊德性而道问学”两者关系割断,分别进行考察。虽然他们在考察尊德性的过程中不曾完全抛弃道问学,在说明道问学之重要时也不肯轻视尊德性。但是,他们往往只强调其中一个方面。于是,就有了偏重尊德性和偏重道问学的区别。在这个问题上,朱熹和陆九渊曾发生过激烈的争论。
澄理学视野下的易学天人之学
作者:王新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理学  易学  天人之学  天地境界 
描述:贯通,由理气所造化出的天人万象相互内在,息息相通,一体无隔,构成一无限宏大的有机生存共同体与生命共同体;万象如此而相连一体、动态流转着的这个世界,亦遂成为人的整个生活的世界;人应透过自觉的德性涵养修
女儿笔底女儿心:《山三妇合评牡丹亭还魂记》评语的女性立场
作者:郭梅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牡丹亭》  山三妇合评牡丹亭还魂记》  山三妇 
描述:她们对《牡丹亭》之"情"的不同体悟,研究她们所表现出的强烈的女性意识.
此书可待成追忆:重读宗慈著《中华民国宪法史》
作者:于明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7年,赴广州参加非常国会。1919年,出任国会宪法起草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