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周礼》之伦理
作者:吴培德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周礼》原名《周官》,与《仪礼》、《礼记》合称三礼,且为三礼之首。相传为周公所作,近代学者多以为成书于战国时期。本书通过官制的描述,构筑了一个理想化的社会,其中既保留了周代礼制的大量史料,也增入了作者自己的许多设想。从思想体系来看,《周礼》虽是儒家经典,却带有浓厚的法家、
周礼与孔子的饮食
作者:魏刚  来源: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饮食作为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在先秦时期颇受诸子关注,遂有各家的饮食理论。生活在春秋晚期的孔子对饮食亦多所论及,据统计,《论语》中与饮食相关之处有三十之多,尤其是《论语·乡党》对
从《牡丹亭》传播看传统戏曲的传承
作者:尹丽丽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牡丹亭》  戏曲传播  非物质文化遗产 
描述:《牡丹亭》经历了百年的传播和演绎,经历了全本、散出和改编本三种演出的形式,同时还经历了剧本结构、声腔、曲辞和表演的改编,传播方式的改变。这种传播丰富了戏曲舞台,同时也保护了古代的文化遗产。
略论黄爵滋对传统经济制度的改革主张
作者:梁琦秋  来源:新疆教育出版社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鸦片战争前,随着封建社会各阶级间的矛盾不断加剧,导致清王朝的财政也是问题成堆,其中最突出积弊是漕运、河政、银库收捐、仓储等项。围绕这些问题,黄爵滋提出了一系列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改革主张。
“宁红”应是我国清朝以来的传统名茶
作者:程修江 吴东生  来源:中国茶叶学会、台湾茶协会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宁红  宁红  清朝  清朝  传统名茶  传统名茶 
描述:宁红本有名,专著却无载。本文从宁红自清朝以来高层多次获奖、宁红具有连续生产史、宁红规模大地位高、宁红声誉响等四个方面,充分论证了宁红应是我国清朝以来的传统名茶。
《周礼》“六诗”与周代的乐教传统
作者:杨朝明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关于《诗经》的分类,人人都知《诗序》以六义,即风、雅、颂、赋、比、兴来论述《诗》之文本,按照孔颖达的说法,它们有体、用之别,即所谓用彼三事,成此三事,故同称为义,非别有篇卷也。可是,周代又有六诗之说,《周礼·春官宗伯》说大师教六诗:曰风、曰赋、曰比、曰兴、曰雅、曰颂,不难看出,《周礼》六诗与《诗
天人相应是传统养生文化的重要命题
作者:刘华为 马战平 屈小元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的完善与构建全面系统的中医养生体系搭建了可靠的平台。
试论李觏的人格
作者:陈大勇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人格  培养  人格美 
描述:传统儒家文化注重个人修养,关注理想人格的塑造。李觏的人格涉及理想人格的目标、演进、培养等问题。分析、探讨李觏的理想人格,对全面认识理解李觏的思想大有益处。
试论李觏的人格
作者:陈大勇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人格  培养  人格美 
描述:传统儒家文化注重个人修养,关注理想人格的塑造。李觏的人格涉及理想人格的目标、演进、培养等问题。分析、探讨李觏的理想人格,对全面认识理解李觏的思想大有益处。
“樟树帮”、“建昌帮”中药炮制的传统特色
作者:龚千锋 易炳学  来源: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炮制分会、山东鼎立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樟树帮”、“建昌帮”中药炮制的传统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