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系统完备,思想精深:论胡应麟小说理论研究的特点及影响
-
作者:陈丽媛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胡应麟 小说理论 研究 特点 影响
-
描述:胡应麟的小说理论研究从整体而言具有三个重要特点,即郑重审慎的研究态度、以文学艺术标准取代传统史家品评标准和传统与新变的矛盾挣扎.这些特点使胡应麟的小说理论具有相当强的理论性、系统性、逻辑性,已表现出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由传统向近现代转型的趋势,对现当代古代小说研究思想体系的构建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
-
王安石与我国古代的民族学校教育
-
作者:张树民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
描述:北宋神宗即位后,认为天下弊事至多,不可不革。遂起用王安石(1021—1086)变法。变法涉及的内容相当广泛,其中在关于改革科举考试,整顿学校教育的事宜中,把发展民族学校放在了很重要的位置。北宋
-
论陆象山心学中的道德自律思想——兼论象山心学对当代公民道德
-
作者:廖以厚 张发祥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象山心学 象山心学 道德自律 道德自律 公民道德建设 公民道德建设
-
描述:象山心学中蕴含有丰富的道德自律思想,这是对儒家学说中道德自律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象山的道德自律思想对当今的公民道德教育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
试论王安石变法前宋朝对西北地区的经营
-
作者:汪天顺 来源:兰州大学出版社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
描述:我国西北地区,由于其特殊的军事地理位置以及作为多民族生息活动的重要场所,受到历代封建王朝的重视。西北是中原的门户,门户不理便无以自治。广义上的西北地区指西域、河西、陇右等三大块,但北宋初期的西北范围较汉唐已是大大缩小,大致包括今天甘肃的东部、宁夏以及陕西的部分地区。北宋一代对
-
四库馆臣对王安石及其变法的评议
-
作者:李华瑞 来源:兰州大学出版社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
描述:清乾隆时期纂修的《四库全书》,基本上收录了乾隆以前中国古代的重要著作,尤以元代以前的书籍更为完备。在纂修期间,由“四库全书馆”馆臣对采入《四库全书》的书籍和一些没有采入的书籍,都曾分别编撰内容提要,后来把这些提要分类编
-
黄庭坚与王安石——黄庭坚心中的另一个师承关系
-
作者:内山精也 益西拉姆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
描述:一、前言中国文艺史上,有苏黄这个并称,却没有以王黄这个并称来称呼王安石和黄庭坚的。被视为苏门四学士笔头的黄庭坚(1045—1105),与苏轼(1036—1101)之间有着密切的朋友关系。黄庭坚对苏轼
-
王安石与释氏的因缘及有关诗歌臆解
-
作者:张鸣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
描述:王安石与释氏的因缘及有关诗歌臆解
-
陆九渊对王安石变法态度的考辨
-
作者:于少海 刘毅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
描述:文公祠堂记》一文,对王安石的学术、人格品质等方面进行了评价。其后,在《与胡季随》、《与薛象先》二文中又再次重申了自己的观点。其中,在《与胡季随》中有“《王文公祠记》,乃是断百余年未了底大公案,自谓
-
陆九渊对王安石变法态度的考辨
-
作者:于少海 刘毅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
描述:文公祠堂记》一文,对王安石的学术、人格品质等方面进行了评价。其后,在《与胡季随》、《与薛象先》二文中又再次重申了自己的观点。其中,在《与胡季随》中有“《王文公祠记》,乃是断百余年未了底大公案,自谓
-
宋儒对《孙子兵法》的继承与发展
-
作者:王瑞明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宋儒 孙子兵法 继承与发展 王安石
-
描述:宋儒适应社会矛盾尖锐复杂的需要,热衷于兵学研究,军事思想活跃、丰富,特别重视孙子兵法的探讨,对孙子兵法既有继承,更有发展,使中国传统兵学达到成熟的境地。典型人物当推王安石,他以富国作为强兵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