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35840)
报纸(27159)
图书(1256)
学位论文(1031)
会议论文(577)
图片(6)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56126)
地方文献 (5198)
地方风物 (1653)
宗教集要 (890)
红色文化 (685)
非遗保护 (671)
才乡教育 (515)
文化溯源 (125)
首页图片-宗教集要 (3)
首页图片-历史名人 (3)
按年份分组
2010(5166)
2009(3868)
2008(3353)
2006(1905)
1998(1024)
1995(1007)
1989(570)
1987(690)
1958(55)
1954(18)
按来源分组
其它(2087)
音乐出版社(18)
江西人民出版社(16)
上海文艺出版社(16)
文物出版社(5)
中国浙江省宁波市天童禅寺(1)
新文艺出版社(1)
甘肃民族出版社(1)
能源出版社(1)
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1)
2007年铜川市王益区地方性氟中毒流行病学调查报告
作者:刘亚玲 黄胜利 张同斌 金锐  来源: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地方病  氟中毒  尿    氟骨症 
描述:,按照地方性氟骨症诊断标准(GB 16396-1996)对16~65岁成人进行氟骨症临床诊断。每个村按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采集饮用水、小麦、土壤、燃煤进行含氟量检测。结果共检查8~12岁儿童527名,检出氟斑牙患者390人,检出率为74%。16~65岁成人临床检查5240人,疑似10人,经X线拍片检出3例1度氟骨症病人。检测土壤25份,含氟量分布在6.61~27.02 mg/kg,均值10.64 mg/kg。检测煤样25份,含氟量在105.1~383.2 mg/kg(含氟量最高的为周边水泥厂生产用煤)。小麦25份,含氟量在0.48~4.62 mg/kg,>1.5 mg/kg 20份。25份水样中含氟量>1.0 mg/L 10份,尿氟>1.5 mg/L 32份。结论王益区属氟中毒轻病区,人群暴露高氟环境造成总摄氟量超标(3.5 mg)可能是主要原因,饮水含氟量超标是因素之一,扩大流行病学调查范围,进一步查明致病因素是才能有效防治。
伤寒学家胡希恕先生和刘绍武先生的对比
作者:石应轩 康淑香 李清峰  来源: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伤寒论  伤寒学家  胡氏伤寒学派  胡希恕  三部六病学说  刘绍武  辨方证是辨证的尖端  三定原则  定证定方定疗效 
描述:。他们的不同点:胡老认为六经的实质是六证,而刘老认为六经的实质是六病。胡老认为《伤寒杂病论》存在着病一证一方证三级结构,而刘老认为《伤寒杂病论》存在着纲不系目的问题,他们认为六经的主方、主药不同,胡老认为少阴病是表阴证,而刘老认为厥阴病是表阴证,胡老认为厥阴病是半表半里阴证,而刘老认为半表半里的阴证是少阴病。胡老临床擅用大柴胡汤,而刘老治疗内伤杂病用协调疗法,以小柴胡汤为主方进行加减变化。胡老在临床上用原方原量却疗效甚好,而刘老却在小柴胡汤及其类方的基础上创立了系列新方。对脉学的研究和经方的应用也有不同的认识,胡老在临床上有是证用是方,而刘老提出了三定原则即:定证,定方,定疗程,给予施治。同时他们的为人处事也有明显的差异。
龚廷贤对中医老年学研究的现实意义
作者:欧之洋 华平锋 代波  来源: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龚廷贤  中医老年病学  现实意义 
描述:合,创制了许多专治老年病的方剂、药物、方法等.为现代中医防治老年病丰富了学术理论和辨治方法及方药。兹就笔者学习心得体会进行探讨。
“用户满意”应是企业的终极追求
作者:朱小瑶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用户满意  持续改进  质量管理 
描述:产品(或提供的服务)的最终服务对象是顾客,企业只有提供了能满足顾客需求的产品,并被顾客接收,企业才能生存。本文试从“用户满意”的终极目标出发,探索提高企业质量管理的途径和目的,并提出“用户满意”既是企业追求的目的,同时也是企业发展的动力。
李觏的教育思想刍议
作者:闵正国 黎华  来源:中国文联出版社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在北宋江西名人中,李觏是最不得志且未人仕途的,其一生愤世嫉俗,报国无门,无法施展其“爱国、足民、强兵”的远大抱负。但他却是著名的学者、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思想不同凡响,颇具有独创性、警示性、现实性和战斗性。他是思想解放,
吴嵩梁与鹅湖书院
作者:王立赋  来源:中国文联出版社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吴嵩梁是我国清代乾、嘉、道时期杰出的书院教育家,朱子学说继往开来的授业传播者,他在中国书院教育史上,尤其是在鹅湖书院的教育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一部《鹅湖书田
朱熹和陆九渊的“格物致知”说辨析
作者:刘正平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理气  道统    格物致知 
描述:学方法不同是其理论体系的必然结果。
陆九渊思想与道家、道教
作者:孔令宏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陆九渊  儒学  道家  道教  禅宗 
描述:新的思想源泉,主要是道家、道教。陆九渊并非淳儒。
吴澄理学视野下的易学天人之学
作者:王新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吴澄  理学  易学  天人之学  天地境界 
描述:贯通,由理气所造化出的天人万象相互内在,息息相通,一体无隔,构成一无限宏大的有机生存共同体与生命共同体;万象如此而相连一体、动态流转着的这个世界,亦遂成为人的整个生活的世界;人应透过自觉的德性涵养修为工夫,存天理去人欲,遏抑因气禀所带来的感性欲念的伸张,变化气质,最大限度地彰显出与天地之理一而不二的本然正性,挺立道德理性、价值理性,令生命最终达致成为天地之理圆满化身的天地境界,亦即圣人境界。
市场运行应是国民体质测试的方向
作者:陈凌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为“公共服务事业”,充分说明中国政府“以人为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