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
(492)
学位论文
(26)
会议论文
(15)
报纸
(9)
图书
(4)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505)
才乡教育
(33)
地方文献
(7)
宗教集要
(1)
按年份分组
2009
(25)
2008
(18)
2005
(18)
2000
(18)
1999
(16)
1998
(24)
1997
(14)
1990
(13)
1988
(17)
1983
(9)
按来源分组
抚州师专学报
(21)
孔子研究
(8)
哲学与文化
(5)
天府新论
(2)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文科版)
(1)
韶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
史学史研究
(1)
阅读与鉴赏·高中
(1)
相关搜索词
南宋理学
宋明儒学
吕祖谦
宋代
区别
程朱理学
哲学
李觏
禅宗
《周礼》
哲学家
哲学思想
周礼
司马迁
唐仲友
王安石
好官
感性
陆九渊
吴与弼
《孟子》
王安石变法
士大夫
司马光
唯心主义
六经皆我注脚
太夫人
四库全书
伦理观
首页
>
根据【检索词:朱熹哲学】搜索到相关结果
15
条
谢文洊与
朱熹
教育思想对台湾之影响探析
作者:
黎雅真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及台湾现今社会影响深远。
对牟宗三诠释陆象山的方法论反省
作者:
杜保瑞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陆象山
牟宗三
朱熹
方法论
宋明儒学
描述:
本文将讨论以下重点问题:对以分解说及非分解说谈象山学的反思、对谈陆象山第一义说的方法论反省、对陆象山是自律而非他律系统的观点、对陆象山并没有作用义之「无心是道」的禅家风格的讨论、对陆象山是朴实之路而非知识之路的观点讨论等等。
广义成像公式和揭暄原理,普遍化全息及其
哲学
意义
作者:
李志超
年份:
1986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本刊录)
李觏对中国传统
哲学
“道”范畴的继承和发展
作者:
顾厚顺
吴小龙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李觏
“道”范畴
继承和发展
描述:
李觏“道”范畴的阐述是对中国传统
哲学
的继承和发展,其内涵主要表现在:把“道”看成是自然规律和道德规律;是常与权的统一;是一与不一的统一;是无不至,无不通。
李觏对中国传统
哲学
“道”范畴的继承和发展
作者:
顾厚顺
吴小龙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李觏
“道”范畴
继承和发展
描述:
李觏“道”范畴的阐述是对中国传统
哲学
的继承和发展,其内涵主要表现在:把“道”看成是自然规律和道德规律;是常与权的统一;是一与不一的统一;是无不至,无不通。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