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陶淑春教授治疗过敏性紫癜的经验总结
-
作者:杨丽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过敏性紫癜 消斑汤
-
描述:,副作用较大。陶淑春教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认为本病的病因主要是风、热、虚、瘀,治疗上初期属实热者多,治疗以清热解毒,凉血止血为主;病程迁延,长期反复发作者,多属虚证,治当益气为主,而紫癜已成,说明血已
-
陶淑春教授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经验总结
-
作者:李凤珍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活血化瘀 中医治疗 临床经验
-
描述:导师陶淑春教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认为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ITP)的病因主要是热、虚、瘀几方面.热主要是指血热,有实热、虚热
-
陶淑春教授活血化瘀法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经验总结
-
作者:李海燕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活血化瘀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治疗
-
描述: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治疗出现根本性改观。陶淑春教授结合多年的临床经验,认为ITP患者的发病机理虽有外感邪热,血热妄行;脾气虚损,气不摄血;脾肾阳虚,统摄无权;肝肾阴虚,虚火上炎;:瘀血内阻,血不循经等病机
-
从互文性理论谈《牡丹亭》中互文符号的翻译
-
作者:林雪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互文性 互文性 翻译研究 翻译研究 互文符号 互文符号 文本 文本
-
描述:的关系以及阐释文本的内涵。 英国学者哈蒂姆与梅森将互文性理论应用于翻译研究,为翻译研 究提供了新方法,打开新视野并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基础。 本论文为探索性研究,借助于互文性理论中对符号这一术语的 界定并以此
-
王安石记体文研究
-
作者:姚涛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王安石 记体文 创作分期 思想内容 艺术特色 传承 价值
-
描述:法,从总体上把握王安石记体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其记体文对前人记体文的开拓创新之表现,明确其在记体文发展史上的地位。
-
王安石政論文研究
-
作者:郭春輝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
描述:踵開拓;另一方面,則是希望藉由其政論文,能凸顯他的散文特色,並確認王安石在「唐宋八大家」的歷史定位。筆者以《王荊公文集箋注》為研究材料,從中篩選一百一十篇政論文來探討。首先,考察當時的社會情勢及時代
-
仕清文人之不遇咏怀-周亮工及其仿陶书写研究
-
作者:叶佩蓉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生民 陶渊明 不遇 田园之想
-
描述:義。本論文亦沿襲期觀察基調,更加深入其中。是從創作內容與交游對象,作為考察重點。結合周亮工仕宦與退朝生活,分析周氏之經歷何以影響其人生抉擇。更重要的是,本論文意圖解決周亮工與陶淵明之關係。周亮工的著作
-
曾巩记体文研究
-
作者:张超旭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曾巩 记体文 内容特点 艺术风貌
-
描述:面一派欣欣向荣,但国家内部积贫积弱的矛盾日益明显。曾巩的记体文广泛地反映北宋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民生疾苦、水利建设、学校教育等等。他的散文体现了中国古代士大夫深沉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本文拟分作六个
-
曾巩记体文风格论
-
作者:李美娜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曾巩 曾巩 散文 散文 艺术风格 艺术风格 政治理想 政治理想 思维方式 思维方式
-
描述:的发展概况作了一个大致的梳理,接着对记体文的内容、题材及其特点作了定义,然后对记体文在北宋发展的深层原因进行了必要的探讨。按照目前学术界多数人的观点,记体文在唐代元结笔下才具有了完整的文体意义,入宋
-
互文性与翻译:从互文性视角评析《牡丹亭》两个英译本
-
作者:李粟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互文性 互文性 翻译 翻译 《牡丹亭》 《牡丹亭》
-
描述:译本的研究现状,接着从互文性这一概念的理论来源着手,着重介绍了有关“互文性”的不同定义,并基于Norman Fairclough对“互文性”的分类提出笔者自己关于互文性的定义和分类的观点,将互文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