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明清之际士人对西方自然哲学的反应
作者:孙承晟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自然哲学  格物致知    揭暄  明清时期 
描述:明清之际,以亚里斯多德理论为基础的西方自然哲学及托勒密学说经由传教士输入中国,对士人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王英明(1606年进士)、熊明遇(1579-1649)、方以智(1611-1671)、揭暄
吕南公研究
作者:于飞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吕南公  年谱  生平  思想  文学作品 
描述:石、曾巩、李觏等对于吕南公性格塑造也产生了一定影响。吕南公在文学理论上有精辟的见解和造诣,提出“言以道为主,而文以言为主”的“文道”观,强调“文不可以不工”,虽然是以儒家的思想伦理为基础,但对于道持一种包容和开放的态度,其“道”更多指向“为文之道”,从而提升了文学的独立性。吕南公诗文成就也值得重视。其序记书类散文善于结构和运用对比手法,能将叙事、议论、抒情融为一体,文辞雄深、风格劲健,具有宋代古文的特色;史、传、赞、铭类散文描摹物象生动传神,善于托人或物言志,注重挖掘道德和文学的双重价值;杂著类散文或富含学理,或寓意深刻,极有风致。有论者认为其创作成就不在曾巩之下。吕南公的诗歌创作题材丰富,其中以反映民生疾苦的诗作最为人重视,具有一定的“诗史”价值。其诗歌艺术具有审美生活化倾向;且善于将赋和议两种手法结合起来,使叙事说理,摇曳多姿;诗歌语言平淡素朴,不假雕饰,能得陶诗风神。吕南公诗歌既带有时代特色,又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在宋诗史上理应有一席之地。
中国传统戏曲在西方传播的视觉表现形式研究
作者:严翼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中国传统戏曲  视觉表现  中西文化  青春版《牡丹亭》 
描述:西方社会的历史和发展过程。研究由于政治、经济、社会氛围、艺术传播等多方面的影响,在不同时期中国传统戏曲给西方观众带来的不同观感,以及“中国戏曲”的同质化概念和变脸与变性的戏曲印象形成的原因。本文
浅谈中国传统戏曲在西方传播中的视觉图形表现
作者:严翼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中国传统戏曲  视觉表现  中西文化  青春版《牡丹亭》 
描述:方社会的历史和发展过程。研究由于政治、经济、社会氛围、艺术传播等多方面的影响,在不同时期中国传统戏曲给西方观众带来的不同观感,以及“中国戏曲”的同质化概念和变脸与变性的戏曲印象形成的原因。本文分阶段
明清之际士人对西方自然哲学的反应:以揭暄《昊书》和《璇玑遗
作者:孙承晟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自然哲学  自然哲学  耶稣会  耶稣会  明清时代  明清时代  揭暄  揭暄  《璇玑遗述》  《璇玑遗述》  《昊书》  《昊书》  科学史  科学史 
描述:本文通过对揭暄宇宙论的深入探讨,及其知识来源的全面疏理,指出西学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另外,本文还对揭暄的交游网作了全面考察,比较了他们对西方自然哲学态度的差别,从而突显揭暄何以会形成这一独特的宇宙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