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2209)
报纸(1649)
图书(385)
学位论文(49)
会议论文(20)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3976)
地方文献 (205)
红色文化 (35)
地方风物 (30)
宗教集要 (26)
才乡教育 (21)
非遗保护 (13)
文化溯源 (6)
按年份分组
2014(656)
2013(221)
2012(309)
2011(344)
2007(128)
2004(139)
2002(107)
1999(91)
1987(29)
1986(37)
按来源分组
深圳商报(10)
南方日报(9)
文汇读书周报(6)
梅州日报(3)
中国保险报(2)
吉林摄影出版社(2)
蕉岭修志通讯(2)
中国科技成果(1)
美文(1)
卫星与网络(1)
胡应麟与中国学术史研究
作者:王嘉川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中国学术史  史学史  辨伪学  目录学  胡应麟 
描述:胡应麟与中国学术史研究
炳与他的戏曲
作者:武文玉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中国  古典戏曲 
描述:炳与他的戏曲
史研究
作者:乐志芳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乐史  《太平寰宇记》  《广卓异记》  传奇小说 
描述:为我国地理学上的重要作品。《广卓异记》内容杂驳,取材广泛,记载大量唐代奇闻轶事。传奇小说采取史料,汇聚成篇,保留下许多珍贵资料,并开宋代传奇风气之先,为传奇创作开辟了一条新道路。
王安石学术史研究
作者:杨天保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王安石  北宋  选举社会  荆公新学  金陵王学  学术史 
描述:研究学史 略作回顾,查阙补漏,强调历史研究是哲学研究的基础,并引出本文的总构想:以学术史研 究弥补思想史研究。 同时,作为研究的第一切口,在追溯王安石学术称谓的流变史中
《牡丹亭》接受史研究
作者:刘淑丽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牡丹亭  汤显祖  戏曲史  中国戏曲史 
描述:《牡丹亭》接受史研究
临川四梦戏曲接受史研究
作者:高嘉文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临川四梦  接受美学  汤显祖  戏曲接受 
描述:與分析者則未有。是以本論文以「《臨川四夢》戲曲接受史研究」為研究題目,藉由文獻蒐集、分析,與接受美學之研究方法,將歷代《臨川四夢》之接受現象爬梳出一脈絡。第一章先論《臨川四夢》的生成背景,探究湯顯祖
南宋陆门学者的教化理念与实践
作者:刘仪秀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南宋陆门  教化  理念与实践  陆象山  陆九渊  杨简  袁甫 
描述:本篇論文便以南宋陸門學者作為主要的考察對象,將探討這個學術群體的思想與其社會實踐的關聯性。一般思想史對於陸學本心之說的批判,常說其流於空談、流於禪學,此乃單從思想史的角度而來的批評。但是,如此的批判對於南宋的陸門學者是否公平?從陸門學者在南宋社會教化的參與來看,言其學說流於心性、空談,則有欲加之罪之虞。畢竟,在爬梳過整個南宋陸學者在當代的教育實踐後,可以具體的看到,陸門與朱門或其他南宋的士人一樣,都有著濃厚的經世致用的理想並且也試圖將他們的學術理想落實於社會教化當中,而他們甚至還以此來批判佛教。
整體而言,本篇論文的探討,乃以陸門學者在當代的教化實踐作為討論的重心。前半部乃是介紹陸門學者對於當代社會的看法、以及其教化思想與方式的介紹;後半部則著重於陸門學者的教化實踐,即包括他們在個人教化與群體教化上的努力,各有何重要的實踐。在思想方面,陸門學者的教化思想乃根著於「本心」、「道在庸常間」的思想,這樣的教化理念,也深深地影響他們的教化實踐。特別是本心之說,陸門學者便常言「本心即道」、「吾心與聖人同」之語,其中乃隱含著某種程度的「大同意識」。所以,其對於平民教化的實踐,更可作為檢視其思想言論的重要指標。在爬梳過史料後,我們可以看到陸門學者對於地方教化的用心與重視,無論是居官或是居鄉的陸門學者,皆是盡其所能地參與地方教化的工作。個人的教化,他們以書信的往來、堂室的記銘、鄉賢祠的示範等作為教化個人的重要途徑;群體的教化,他們則藉由學校、書院教育以及平民教化等方面予以發揮。大體上,南宋的教育乃是走向「官學沒落,書院勃興」的發展,而在這樣的教育趨勢中,我們可以發現陸門學者多是適時適力的予以參與。陸學的思想並無阻礙他們對於當代官學、私學的參與,也並非像思想史所勾勒出那樣「一切講求本心」於是對於「外在學習」便予以排斥或拒絕的教育形象。再者,即便陸象山本人沒有親建一座書院,亦不能由此論斷象山對於南宋書院運動具有某種程度的排斥感。那麼,究竟該如何看待這樣的歷史事實呢?此便是陸門學者與書院運動一節當中所欲探討的重心。
至於在平民教化方面,本心說的思想仍深刻地主導陸門學者對於平民教化的工作。他們在平民教化的落實上,完全顯現出「道在庸常間」的教化思維。他們藉由日常生活的瑣事、民間所奉祀的人物,告訴百姓「道」的具體形象。身為一個地方官,勸農、諭俗乃是一個奉受皇命的循吏所該盡的責任。只是,由象山大弟子楊簡的勸農文,卻可清楚的看到陸門學者的勸農態度與其他地方官的不同。楊簡以一個堂堂地方首長的身份,主動拉近與地方父老的距離,整篇勸農文充滿著動之以情的言語,與一般制式的勸農文有著明顯的差異。至於在獄訟上,乃是以寓教於訟為主體,將陸學強調本心的教化思維,充份地表現在他們實際治獄的過程中。對於民間信仰,陸門學者也多採取包容的態度。大體上,他們對於民間宗教有著借力使力的教化理念,即深入百姓的日常信仰,從中啟發百姓的道心,告知他們生命福禍與本心之間的關聯性。最後在家鄉關懷方面,陸門學者同樣地以本心之說來釐清家鄉百姓的問題,無論是家鄉倫理的建立或是地方政治的改革,仍是以本心說為主軸。而對於家鄉公益活動的參與,陸門學者亦是積極的投入至其中,救荒、鄉曲義田的活動,都有著他們的身影。在在可以證明,南宋陸門學者的心學思想,仍是具有積極的落實性,一樣講求經世致用的作為。
王安石学术史研究:以“金陵王学”(1021~1067)为重点
作者:杨天保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王安石  北宋  选举社会  荆公新学  金陵王学  学术史 
描述:本文力图解答在北宋"选举时代","王安石之学怎样生成和演进?"的问题,为此,随着学主历史时空的频繁置换,王安石个人治学观念的历次嬗变、知识的多边积累、学术生成与转向的诸般特征,等等,都是要考察的重点.结构上,全文分上、下2编,共7章.上编有3章,主要就王安石学术思?
对王安石新学的批判
作者:刘兰英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Hu  Hong  Wang  An  Shi  New  School  Zhou  Li 
描述:安石的重任。 胡因其家学渊源,且师事洛学,奠定了他对王安石新学持批判态度的基调,而其学术造诣使其能够当此重任。胡对王安石的批判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与现实政治密切相关,胡批判王安石学术乃是
汤显祖与袁道之尺牍比较研究
作者:肖咏芳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汤显祖    尺牍比较  “真”  思想 
描述:牍的具体内容、表达方式和风格上呈现出了巨大不同,这些不同点代表了当时文坛对“真”的追求所具有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对汤显祖与袁道二者尺牍的比较不仅为我们进一步研究汤显祖和袁道思想的发展变化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