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856)
报纸(1255)
学位论文(538)
图书(122)
会议论文(89)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3444)
地方文献 (171)
地方风物 (139)
非遗保护 (34)
宗教集要 (21)
才乡教育 (21)
红色文化 (18)
文化溯源 (12)
按年份分组
2010(189)
2004(115)
2000(58)
1999(69)
1997(64)
1996(49)
1993(40)
1991(25)
1990(36)
1983(19)
按来源分组
其它(662)
国外油气勘探(5)
地球物理学进展(3)
地球物理学报(3)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
内蒙古电大学刊(2)
文博(1)
中扬油气勘查(1)
中南石油地质科技情报(1)
地质学报(1)
莺歌盆地沉降史及性质研究
作者:马莉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莺歌盆地  McKenzie模型  沉降史  性质  有限元方法 
描述:莺歌海盆地位于中国南海北部大陆架西区,是一个新生代的走滑盆地,具有良好的石油、天然气前景.该文利用904500、903505两个地震剖面的地层资料研究了该盆地的地层埋藏史、沉降史和性质.并用
滇西--莺歌地区新生代盆地构造沉积耦合
作者:王国芝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青藏高原  滇西高原  新生代  碰撞  走滑盆地  走滑压性盆地  走滑盆地  盆地构造 
描述:的挤出和发生顺时针旋转-即大陆块体挤逸模式.盆地的沉积学和年代学研究
《玉》实录问题研究
作者:刘圆圆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王应麟  《玉  实录  研究 
描述:把握《玉·艺文》实录类的基础上,对其小序的性质、价值和作用进行分析,对王氏实录编题的相关问题加以探讨,指出其较高的学术地位和价值。 再次,《玉》中共征引了唐宋实录300余条,本论文将其
性陆相盆地充填机制及充填环境恢复的定量方法研究--以东海
作者:张金川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性陆相盆地充填机制及充填环境恢复的定量方法研究--以东海
陆九渊书信编年研究
作者:李星系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陆九渊  书信  研究 
描述:书信数量繁多,且书信内容精彩纷呈,包含重要的信息,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在这些书信中,南宋大思想家朱熹、陆九渊的书信研究价值尤其巨大,对于探究他们的思想具有重要意义。历史上学者对朱熹书信已经有了编年
含油气盆地中砂、泥岩力学性质演化模型:以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
作者:郭永鑫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泥岩  挤压性盆地  盆地  压裂 
描述:盆地砂、泥岩的压裂对策。主要取得了以下认识:(1)通过岩石力学实验,结合岩心观察、薄片分析、地质解析等方法,可将砂、泥岩力学性质演化分成三个阶段:1、压实阶段:鄂尔多斯盆地此阶段表现为在应力
佛禅与王安石诗歌研究
作者:宫波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王安石  佛禅  诗歌  研究 
描述:思想,以及对诗歌与佛禅两种意境的互济互融。体现出其高超的创作形式和技巧,使他的诗歌具有独特魅力。其诗歌风格引领了宋代诗歌风貌。因此从佛禅的角度切入,来研究王安石诗歌创作是十分必要的。全文共分为六
王应麟文集研究
作者:张骁飞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王应麟  文集  研究 
描述:虽今存仅十首,然包含诗体五种,且其中亦有佳作。 第六章研究《词学指南》,对《词学指南》的成书、与《玉》的关系、对宋代博学宏词科的反映、《词学指南》中的文体学理论进行分析。第一节主要讨论《词学指南
华焯《持庵诗》研究
作者:肖伟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华焯  持庵诗  同光体  研究 
描述:,号持庵,江西崇仁人,著有诗集《持庵诗》,收录平生诗作600首,内容丰富,体式多样。华焯诗取径杜、韩,宗法孟东野、黄山谷,近学陈散原,而论诗则主张顺应自然造化,师心自用,适性而发,博观广取。然华焯的晚期闲居故里,加之未能随时代一道前进,未在民国政权中任职,成为清朝一遗老,因此他的生平轶事不为人所知,且他的保守思想导致他的部分诗作显得较为隐晦,所以也一直未能广泛流传。本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华焯所处时代、文化背景及其生平经历等内容;第二部分主要探析华焯《持庵诗》内容及其情感变化;第三部分主要针对华焯《持庵诗》诗学渊源进行考述;第四部分试图对华焯《持庵诗》所展现的艺术风格和表达的思想内容进行系统的考证和评述。笔者希冀通过此文引起人们对华焯其人其诗的重视,确立其在江西诗坛的地位和影响。
《吴吴山三妇合评本牡丹亭》评点研究
作者:李芸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吴吴山三妇合评本牡丹亭》  评点  研究 
描述:了进一步的解读。本文分为三章,第一章从版本入手,胪列收集到的《吴吴山三妇合评牡丹亭》六个版本的概况,列表比较了梦园本和清芬阁本的差异之处,找出其共同的原本康熙三十三年的梦园本,并分析其存在差异的原因。第二章着重于评语内容的分析,从主题“情”、关照女性形象、关目构思等方面细致地剖析了三妇的评点特色——细腻感性而又不失理性。第三章阐述了吴吴山三妇和《三妇合评本》序跋评点者间的互动联系,她们互为亲友,又互为知音,为我们呈现出了在良好文化氛围熏陶下的一群女性,并引申到《牡丹亭》的其他评点者,描绘出他们之间的相互影响,最后简述了《三妇合评本》的贡献和影响,既为《牡丹亭》正本清源,又扩大了《牡丹亭》的传播范围,填补了《牡丹亭》女性系统评点的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