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苏轼王安石政治关系研究
作者:刘森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苏洵  苏轼  苏辙  王安石  王安石变法  政治关系  思想变化 
描述:,第一章是探讨苏洵与王安石关系,苏轼王安石的初步印象可能便来源于其父,其父对苏轼的思想成型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于是探讨《辨奸论》的真伪问题就成为了重中之重,经过考证,最终得出了《辨奸论》为苏洵所作
北宋古文家对柳宗元古文的接受研究:以欧阳修、王安石苏轼为例
作者:栗世娜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柳宗元  北宋古文家  古文接受  接受美学  欧阳修  王安石  苏轼 
描述:,肯定柳宗元的文学成就,但他对柳宗元崇信佛教持坚决批判的态度。改革家王安石继承柳宗元“天人相分”的唯物主义思想,为文为政注重经世致用,所以他不但肯定柳宗元在文学和政治方面的才华,而且把柳宗元当作有为
陆九渊心学思想探微:以朱陆交往为线索
作者:丁国友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陆九渊  朱熹  交往  本心   
描述:它就是“义”,以致于朱子斥其为告子。 书信是陆九渊与朱熹交往中十分重要的媒介,这些信件承载这两人的思想以及思想的碰撞。他们通过书信相互切磋学问、慰问对方的境况、讨论政治问题(如陆九渊的轮对奏劄
试论苏轼的仁政爱民思想及其实践
作者:张慧敏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苏轼  爱民  仁政  实践  王安石  变法 
描述:思想的实施并非一帆风顺,由于治世理念的不同,坚持“法相因则事易成,事有渐而民不惊”的变法原则的苏轼与过分强调法令严明的王安石新法产生了严重的分歧,造成二人政治立场的长期对立。终使苏轼纠缠于变法的政治漩涡
苏轼的经济思想
作者:李瑜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苏轼  王安石变法  经济思想  商业思想  人口思想  货币思想  水利思想 
描述:经济思想的形成的决定作用。第二章则围绕苏轼王安石变法中的态度对苏轼的经济变革思想进行了分析,重点比较了苏轼王安石在变法步骤、变法内容上(具体包括任人与任法、富国与富民、理财与开源以及青苗、免役、均输
苏轼王安石变法
作者:郭思克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苏轼王安石变法
《庐陵学案》研究
作者:方南波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庐陵学案  欧阳修  王安石  苏轼 
描述: 本文选取《庐陵学案》为个案,进行学术思想的研究。首先在对宋学兴起作了分析的基础上,综述了欧阳修的学术思想。接着由点到线,以王安石之新学与苏轼之蜀学为核心,探讨了庐陵学术的发展与创新
王安石诗研究
作者:陈铮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王安石 
描述:眉山、江西二宗得勢,席捲宋代詩壇大半壁江山。但他們專以氣格達意為主,而不避徑直淺露;無論如何也比不上臨川王安石,以一異軍孤起,步趨唐人之後,力求婉曲回環,能令人尋繹於言語之外,而在宋詩中那樣顯得別具
北宋士大夫词研究
作者:马里扬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宋词  欧阳修  王安石  苏轼  黄庭坚 
描述:等士大夫词人对《花间》、南唐词风的离析,至熙宁、元丰之际(1074~1082),苏轼从词学观念、创作方式、体格内容等方面完全改造士大夫词,从而将盛宋词史推至极盛;其中,王安石更为突出地体现出“词运转关
王安石与佛教
作者:张煜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王安石  王安石  佛教  佛教 
描述:对于王 安石交游的研究,更多是把他作为一个儒家或者法家的人物,甚少涉及他和禅 林的交往,本章第二节填补了这一空白。得知王安石对佛教的喜爱开始得很早, 并理清了王安石与禅宗各宗派间